阅读历史 |

第 59 章 · 二凤给韩非送鸩酒(2 / 2)

加入书签

“师兄你动作好慢哦,扔个东西都扔不准,秦国灭韩的时候你能做什么呢?眼睁睁看着韩国灭亡?”

出手太快太准的小太子,抓着甑糕吃得津津有味,煞有介事:“不可以浪费粮食哦,这样是不对的。”

韩非的胸膛剧烈起伏,咬牙切齿地攥紧了手,恨恨道:“你究竟意欲何为?”

哇,他说话更流畅了,都没怎么磕磕绊绊的。

李世民觉得很稀奇,笑得一脸无辜,却又问得很扎心:“我一直都想知道,师兄不能接受韩国被灭,到底是不能接受什么被灭呢?是韩国的土地、军队、百姓、语言、文字……还是你韩国公子的高贵身份?”

韩非仿佛从来没想过这个刁钻的问题,一时间竟懵住了。

“韩国,自然是这些合……合在一起,才是韩国。”片刻后,他回答。

哎呀,冷静下来了。

李世民略有点遗憾,竖起食指摇了摇:“不不不,不是这样。师兄博学多闻,应该知道巴蜀吧?巴蜀在归属我们秦国之前,其实是两个国家。当年它们经常彼此交战,水灾频频,民不聊生。现在呢?师兄可以告诉我,现在的巴蜀百姓过得如何吗?”

韩非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意识到这是个太明显而危险的语言陷阱。

然而即便他不说,难道能控制住不去想吗?

他偏偏对巴蜀的发展情况足够了解,以至于秦国太子接下来说的每一句话,都在刺痛他的心。

“惠文王时,巴蜀交战,巴国向秦求助,秦顺势收了巴蜀两国,推行大秦的律法和度量衡,实行分治。后来李冰做了蜀地郡守,修建了都江堰,将穷困的巴蜀治理成了天府之国,还通江达海,挖掘盐井……”[3]

李世民从容问道,“敢问公子,巴蜀百姓在归秦

:“秦王让你动手?”

“那倒不是(),????膉敧葶?”乧?????葶馄????敧N?劑▋()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给韩非倒了一杯,“我刚入门不久,与师兄也没有什么旧日情分,只是爱重师兄的才能,敬佩师兄的为人,想送师兄最后一程。”

“原来……如此。”

韩非低头凝望着这杯小小的酒,青瓷杯里棕色的液体也凝望着他。

杯中之酒的涟漪逐渐漾到光滑的杯壁,而后缓缓消散,如同一面圆圆的镜子,照见他的一生。

——与他的陌路。

“杯中为鸩酒,据说见效很快。”李世民淡淡道。

韩非安静地摸到了酒杯,只听小太子又轻声道:“不需要亲眼目睹韩国灭亡,公子会觉得庆幸吗?”

韩非没有回答,只抬手举起酒杯,毫不犹豫地将这鸩酒一饮而尽。

【作者有话说】

[1]二凤那时候一般叫“蒲陶”或“蒲萄”,我就写“葡萄”吧,读音一样。

[2]出自《韩非子·六反》,君主对于民众,国家有难时就要求他们拼死作战,国家太平时就让他们尽力劳作。

[3]出自《史记》《华阳国志·蜀志》

我突然发现,怎么正文和小剧场都跟毒酒干上了?

小剧场:

武德七年六月,帝废太子,秦王及元吉送建成至城外。

元吉置鸩酒害之,秦王吐血三升,昏迷不醒。

帝大怒,一日诛二子,杀元吉建成及其诸子。凡求情者,皆欲斩之。

秦王妃长孙氏正装入殿,大礼参拜,泣曰:“秦王素来仁德,岂能忍心牵连无辜?父皇陛下,请为秦王虑。”

帝不从,仍欲杀谏臣。

王妃又言:“臣听闻王幼时病,父皇亲降庙宇祈福,后王病愈,众尽喜之,曰积德行善可见福报。恳请陛下,为秦王积福,赦免朝臣。”

帝长叹曰:“若非为秦王,朕岂能留情?”

遂罢谏者,流放者十数人。

——《旧唐书·高祖本纪》

(吐血三升,夸张写法,不是真的三升。[狗头]

长孙劝的是别杀那些为李建成求情的大臣们,因为始皇版李渊杀疯了,连秦王府都觉得有点恐怖了,太反常太凶残,不劝不行了。

这个时候二凤在干什么呢?

——他在昏迷。[闭嘴]

我看到有好几个读者希望小剧场he。这个小剧场的背景是读者点梗,如果二凤中蛊英年早逝,始皇穿成李渊。

这都停灵三月了,还能he吗?你们有啥法子不?[让我康康])

第60章·二凤:哈哈哈,韩非太好玩了\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