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5 章 · 人菜瘾大(1 / 2)

加入书签

第75章·人菜瘾大

李世民一脸懵逼,带着点不知是不是做梦的茫然,望向几位重臣与他的父王。

不知是谁窃窃而笑,定睛看去又找不到了。

“有人要废太子?”

“是赵王偃要废太子。”尉僚含笑道。

“哦。”李世民松了口气,想起是怎么回事了。

这件大事主要涉及的人物有这么几个:

赵王偃,宠幼废长,被美色所迷,枕边风吹得他骨头都酥了,脑袋也昏了。

太子赵嘉,过世的王后所生,嫡长子,目前没有犯任何足以被废的错误。——注意是任何,可见品行不错。

幼子赵迁,目前十岁左右,子凭母贵,极为受宠,但没有什么关于他的好的故事传出来,估计也谈不上有什么能力。

废太子事件的源头倡后,赵王的第二任王后,原是邯郸的倡女(乐舞伎之类),——邯郸这个地方指定有点说法。赵王对她一见钟情,见色起意,不仅立她为王后,还想立她生的孩子为太子。

可是赵国已经有一个稳定的太子了,那怎么办呢?

赵王及倡后二话不说,就要废太子。

这个消息由郭开传给姚贾,又传到秦国来。嬴政眼都不眨,就挥金如土,让姚贾帮助郭开,大力促成此事,搅得这浑水更乱。

“现在最新的消息是什么?”李世民被吓一跳,偷偷摸摸怨念地瞅瞅嬴政,醒都醒了,也就关心两句。

嬴政把姚贾的密报放他手里,轻松道:“赵王后散布谣言,诋毁太子嘉,令其恶于赵王。赵王下令废太子,李牧等人上奏,力谏赵王,‘不可废长立幼’,均被驳斥了。太子即将被废,迁于邯郸幽禁。”

这件事看似是倡后和太子的博弈,实际上还隐藏着郭开这种宠臣和李牧这种武将之间的斗争。

也就是范雎和白起的翻版。

通常来说,武将都是斗不过宠臣的,白起不例外,李牧也不例外。

早在赵王要立倡女为王后时,李牧就曾经强烈反对说:“大王立此女子为后,就不怕造成祸乱吗?”

赵王当时很自信地回答:“乱与不乱在于我,与她一个女子有什么关系呢?”[1]

好的,现在确实乱了,也确实在于他,这人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李牧只是被驳斥了吗?”李世民脆生生道,“能不能让他被调离雁门?”

“恐怕不能。”尉僚回答道,“一旦李牧调离,北方匈奴就会趁机南下,赵王还没有蠢到这种地步。”

“好吧。”李世民很遗憾,“那我们打算做什么?”

“盟郭开,赂赵后,废赵嘉,扶赵迁为太子。”嬴政简单总结道,一看就知道,早已深思熟虑过了。

“那很好了,太子一废,朝堂一乱,等赵王一死,赵迁继位,主少国疑,太后主政,奸臣当道,李牧的死期也就不远了。”李世民愉悦地弯起眼睛,“我就喜欢看见这种事。”

限于廉颇、李牧、庞煖、乐乘,纷纷把燕国轮了一遍,其中廉颇乐乘尤其过分,围了燕都整整三次。

来来去去,如入无人之地。

燕国都城蓟是什么知名旅游景点吗?赵国将领打卡必备,有事没事就来兜一圈。

秦国打魏国有多勤快,赵国打燕国就有多勤快。

燕王喜是什么心情?这下子大家应该可以体会了。

所以赵国废太子的事一传出去,燕国喜不自胜,以为能趁机报一个仇,然而他还没动手,赵国就先下手为强了。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赵王派庞煖率军伐燕,迅速突破边境,连下数城,燕王吓得半死,连忙向秦国求援。

对,向秦国求援。

所以说七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剪不断理还乱,全是冤家,互为仇敌和亲家。

而在赵国攻燕之前,还特地跟秦国说了一声,希望秦国不要掺和,秦王也答应得很爽快。

李世民还记得当时嬴政是这么回复的:“燕赵之事,与我秦国何干?寡人尚在孝期,勿谈刀兵。此战,我大秦不会干涉。”

他这人一贯一本正经,那肃穆的神情差点把李世民都骗过去了。赵国更是被忽悠瘸了,真以为秦国不会管,放心攻燕去了。

结果这是秦国君臣商议好的驱虎吞狼之计,就等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

想到这里,小太子戏谑道:“阿父不是说不会管燕赵之战吗?”

“怎么?你也是楚怀王,谁的话都信吗?”嬴政不咸不淡地斜睨他。

“噗”

怎么感觉又有人在偷笑?李世民很纳闷,刷地一转头,发现是一张难得陌生的脸。

如今秦国朝堂上,能混到嬴政面前,太子却还没见过的人可是凤毛麟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