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0 章 · 一起挨老师打(1 / 2)

加入书签

第100章·一起挨老师打

当你即将与一个生命短暂的生物开启亲密关系时,你是否会因为它的寿命而踯躅不前?

按性格来说,李世民本来是不会的。他应该可以大大方方地表示:“天下哪有不死的东西呢?就算是铁也会生锈腐烂,何况乎人?若因畏惧死亡就裹足不前,那这一生何其无趣?”

如果生命的消亡就像流星的话,那倘若在千里之外,在你睡得正香的时候,一场流星雨绚烂地划过夜空,所发出的光芒炽热耀眼,美不胜收,但它们是砸了古时的杞国,害杞人整日惶惶害怕天塌地陷不得不迁徙;

还是落在了几十万大军的军营,吓得军队仓皇失措,被敌人以弱胜强逆风翻盘……便都与你无关。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身上延伸出去的每一根丝线,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这些全部的交互与记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哪怕是鳏寡孤独,不愿意与人交往,只缩在自己家里安静度日,那院子里野蛮生长的花,屋檐下筑巢的燕子,竹林里的春笋,雨后的蘑菇,飞进屋里又找不到出口明明那么大门就是要四处乱撞的麻雀,提着小灯笼一闪一闪绿莹莹的萤火虫,悬停在窗前仿佛飞累了的蝴蝶,夜空中由瘦到胖、又由胖到瘦的月亮……

这一切的一切,也是生命,更是生活。

所以,即便李世民刚刚面对了猫猫的死亡,还有点呆呆的缓不过神来,但他对这个不健康的小奶猫,还是忍不住产生了怜悯之心。

“它……它这个耳朵,是有疾的意思吗?”他有些不安地问。

“这屋里只有你养过猫吧?你问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刘季摊手,“也没有哪本书教猫要怎么养,是吧,子房?不然我们博学的张子房肯定知道。”

张良撇他一眼,道:“太子可要请巫马来看看?”

“那我把这小猫送出去给蒙毅,让他帮我找巫马,可以吗,荀先生?”李世民眼巴巴地抬头看荀子。

“去吧。”荀子老来得了关门弟子,如此聪慧爱撒娇,他连斥责的时候都要努力板着脸,才能不心软迅速放过他,何况现在?

“先生少待,我很快就回来。”

太子小心地捧着小奶猫,想跑得快点,又怕吓到小猫,加快脚步的同时,还要低头看小猫的反应,慌慌张张地把猫交到了蒙毅手上。

“咦?哪来的小猫?”蒙毅一愣。

“刘季兄弟俩捡的,可能被人丢弃了,淋了雨,耳朵没有竖起来,不是很健康……”李世民越说越紧张,“你帮我找一下巫马,让他看看,能不能治好。”

“臣这就去。不过太子须知,巫马是给马治病的,未必就能治好猫。”蒙毅严谨地提前打预防针。

自然,对一个国家来说,牛与马是所有动物里最重要的,象征着耕与战,是立国之本,太仆专管马政,底下有很多官吏,厩长厩丞等负责养马,巫马啬夫等负责给牛马治病。

是这样不紧不慢,逐年增加自己的权力范围。温水煮青蛙,润物细无声。

“听说巨子教学子们造的筒车,是你的主意?”刘季咋舌,绕了一圈,终于绕到了他最想问的问题,“你就不怕六国的学子们学有所成,全都跑回国用在自家国土上吗?”

“那不是很好吗?”李世民从容自若,“我巴不得呢。”

刘季摸着下巴,很稀奇地瞅着他:“可是这个筒车不是用来灌溉的吗?那六国的粮食变多了,你一点都不介意?”

“六国的问题,在于这吗?”李世民毫不在意,“就拿韩国来说,就算子房把所有能学的东西全学了,无所不晓,无所不精,他回韩国又能做什么呢?他与韩非师兄走得近,那韩王会重用他吗?”

“他父不是韩国丞相?”

“他父祖相韩,历经五代韩王,地位稳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但是你看韩国,在这五代韩王与两代丞相手里,变强了吗?”

刘季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脱口而出:“强个卵!就剩巴掌大点地方,说没就没了。哪像我们楚……”

“铛”的一声脆响,刘季愤怒地转头:“谁?谁敢打乃(公)……”

荀子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手里的卷轴还没放下,看样子很有再来两下的冲动。

“祭酒莫怒,这书卷打坏了可贵。”刘季立刻满脸堆笑。

“心不在经,左顾言它,口出恶言,非礼之道!”

“弟子知过。”刘季与李世民皆唯唯诺诺,乖巧认错。

浮丘伯递来一根空白的竹简,微微笑道:“还好我提前备了,果然先生有用上的一天。”

“啊?”刘季大惊失色,不过表演成分居多。

李世民只默默地伸出双手,乖乖抬头,小声问:“可不可以只打左手?”

他右手很忙的,还有很多事要做。猫猫毛偶还没有做好呢。

“你今日着实怠惰散漫,罚你三下,可认?”荀子肃然道。

“我认的。”李世民不假思索。

刘季嘶了声,也不敢狡辩了,老老实实伸手挨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