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 荆轲刺秦 你绝对想不到,会如何发展。…(2 / 2)
什么也没有发生。
普普通通的絲帛,普普通通的玉轴,荆轲放开了手,把地图完全交出去了。
李世民悄悄松了口气,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喝口茶压压惊。
虚惊一场,没事就好。
也许是他想多了,燕王确实被吓破了胆,真的打算投降呢?
毕竟这个事情的发展,已经和他前世记忆里的大为不同了。赵国灭得很快,韩国投得更快,秦国如今之强盛,如日中天,靠近秦国就有被灼伤的风险,燕王喜被赵国轮番欺负了这么多年,心气丧失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今天总有点心神不宁。
难道是自己吓自己?
“这地图分外详实,是我燕国不传之宝,秦王可满意?”荆轲问。
“不错,看来燕王确有诚心。”嬴政暗自欣喜,矜持地隐藏着悦色,把地图顺手递给下首的太子。
李世民接过来,仔仔细细地检查,恨不得化身显微镜,从丝帛玉轴的缝隙里找出点什么问题来,甚至还贴近闻了闻有没有什么异常。
这小子在干什么?嬴政无语至极,平常见客不都非常完美吗?就今天古古怪怪的。
“我王的诚心,天地同鉴。”荆轲恭敬道,“不仅有地图,还有秦国两个仇人的人头,都在这里,可供检查。”
荆轲与另一位燕使上前,解释道:“贵国十九公子之殇,真的与我们燕国无关,乃是赵国公子嘉的门下所为,意在挑拨燕秦,还望秦王明鉴。”
“李牧。”秦王扬声。
“臣在。”李牧起身出列。
李世民带来的风气,坐而论道,在秦国流行一时。文臣与武将简单地分开,各自按身份跪坐在两侧。李牧入职晚,但职位高,离太子不过几步之遥,空着手,步伐沉凝地走过来。
因不是朝会,没有需要记录和拟奏的內容,就没带笏板。不仅李牧没带,所有人几乎都没带。
“你对公子嘉的门客熟知多少?”秦王微笑着问,并无什么责怪之意。
“臣几乎一无所知。”李牧诚实道,“臣常年戍边,与公子也只见过几面,遑论其门客?”
也是,就跟杨端和一样,老在
边境待,边境向外扩展,他就走得更远了,总共也没见过李世民几次。
庞煖这些年也差不多。距离上,就把他们和赵嘉隔开了。
秦王颔首:“那便交由廷尉审理,查一查此人是否是公子嘉门客,有没有前往燕都作恶。”
李斯连忙应道:“臣领命。”
这事其实不太好查,涉及得太远了,李斯的手很难伸到燕都去,去一一审理接触过胡亥的人。但无论如何,先应下再说。
“十九弟既夭,陪同他前往燕都的秦人,都回来了吗?”太子关切道。
“都在路上了。”荆轲回答,“我王有意修好,自然不会惹秦王动怒。”
“那就好。”李世民看来看去,这地图没什么问题,也就铺桌案上抻平,慢慢卷起来。
此时,一直不起眼的第三位燕使,上前道:“这是樊於期的人头,请秦王过目。”
“樊於期……此叛逆,寡人可认得。”秦王神色一冷,“成蟜之乱,他便参与其中。”
成蟜是嬴政同父异母的亲弟弟,也是唯一能摆在台面上说的弟弟,他的叛乱,给还没亲政的少年秦王,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嬴政讨厌所有背叛。
燕使打开了匣子,让那个用盐和酒及香料处理过的人头,被茅草麻布柳絮簇拥着,暴露在秦王面前。
“秦王请仔细看看,是樊於期吗?”
第三位燕使盖聂靠近了秦王,猝然之间,从那人头的后脑拔出一把短小的淬毒薄刃,迅速拉住秦王的袖子,毒刃冲着秦王的脖颈划过去。
第139章混乱的刺杀乱成一锅粥了。\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