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79 章 · 大获全胜(2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委婉道:“这应该去问陛下。”

“陛下自然是重用法家的,何必再问?太学有儒家的学子,朝中也有儒家的博士,但丞相与太学祭酒都是法家,这偏向已然无疑了。”孔鲋叹道。

“所以你们寄希望在我身上?”

“太子殿下所做所为,让我等看到了希望。”孔鲋诚恳回答。

儒家派系林立,有淳于越那样一天到晚支持分封和复古的,有伏胜这样看重“德治”的,有叔孙通这种不介意变革、比较务实致用的,也有孔鲋这样还在坚持老祖宗的梦想,期待天降仁君,推行仁政礼治的……

“先师主张礼法结合,我亦如此,日后律法宽仁了,要想约束人心,靠的就是道德了。”李世民笑眯眯,“诸位若是真的在意,还是得入朝,无论是进太学授业,还是做御史博士,都比在这观望来得有用。

“陛下都到泰山来了,你们儒家是不是得表现出一些诚意?高谈危行,可是救不了国的。”

儒者们心领神会,接下来的礼仪讨论推进得飞快,无关痛痒的细节说过就过

奉常算了又算,把上山的日子定在了立秋那天。

七月流火,山上树木葱茏,人烟稀少,体感的温度比山下更低,越往上走越凉爽。

“这次应该不会下雨了吧?这么好的太阳。”李世民不时抬头看看天。

灿烂的金乌抖抖羽毛,骄傲地洒落遍地金花。

然后就下起了大雨。

李世民:“?”

嬴政:“?”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尚书》,指诚信地实行德政,就会谋略英明,群臣团结和谐。伏胜就是在墙里藏《尚书》的那个,专门研究《尚书》。孔鲋是孔子的子孙,也藏过书。

[2]伟人的名言

地府小剧场:

对于封禅,秦君们都很支持,即便嬴渠梁这种稳重型的,都忍不住向往。

哪位国君能拒绝得了封禅的诱惑?

“我也好想去。”

“泰山以后是秦国的,自然想封就封了。”

“那就太折腾了,这样就很好,政儿封禅,带上太子,我们也跟着看看。”

“哎呀,这可真是……以前真没想过居然还有这么一天。”

“真没想过吗?还是日思夜想?”

荀子笑眯眯地看着弟子们吵架,越看越有趣。

秦君们就有点阴阳怪气了,说话毫不客气。

“这个什么淳于,真是蠢鱼!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那分封分封,我看他是挺疯的。”嬴荡骂道。[愤怒]

“儒家嘛,向来不缺这种人,所以我一直讨厌儒家。——没有不尊重荀卿的意思。”嬴稷补了一句。

荀子丝毫不介意,淡淡道:“儒者与儒者,亦有天壤之别,贱儒确实该骂。”

张仪笑着揣手:“我要是在场,能把淳于越骂得吐血。太子还是过于君子了,这么容易就放过对方。”

庞煖为之侧目,吐槽道:“你是真心的吗?当初他威胁我要屠城的时候,可是凶残得很。”

华阳太后马上道:“孙孙向来最乖巧了,惹得他威胁你,定然是你的错。”[三花猫头]

“欸?”庞煖目瞪口呆,“真就一点理不讲?”[小丑]

张仪掩袖低声:“别介意,宠孩子的都这样。你想,就太子那性格,那作风,他可能屠云中城吗?就是虚张声势,吓唬你而已。”[眼镜]

庞煖点头:“这个我早就明白。”

“以后朝中,儒家的人会越来越多了。”商鞅叹了口气,“长此以往,法家渐渐就衰弱了。”[无奈]

“你很在意?”嬴渠梁问。

“我都死了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可在意?后人有后人的路,我的路早就已经走完了。”商鞅很看得开,“看完太子这一世,我可能就去转世了。”

转世……吗?

众人一怔,纷纷犹豫思量起来。

(未完待续)

第180章·封松树为五大夫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