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2 章(2 / 2)

加入书签

他甚至都不愿意遗忘。

“嗯,大家一起去的。”

到临淄的翌日,荀门就不约而同地互相问候邀约,连李斯都挤出时间来,一起去稷下学宫看了看。

“感觉如何?”嬴政问。

“好普通啊,跟我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李世民惋惜,“又破又旧,梁柱都长满菌了。”

“你没有去摘吧?”嬴政警惕道,并立刻回想这几天有没有吃到什么菌菇。

“韩信摘了很多,问我能不能吃,我说不清楚。几

“希望别下。不然蹋鞠可能看不了了。”李世民嘀嘀咕咕。

临淄的市集真的很热闹,比咸阳更上一层楼。咸阳到底是咸阳宫所在,几代秦王经营下来,就算太子再努力,那种秦国的底色和风味还是太浓。

宫殿是肃穆的,行人是拘束的,做生意的看到卫尉心里都一哆嗦,要是看到廷尉府来查什么,就算什么坏事也没干,都能吓得当场晕过去一半。

为什么是一半?因为三魂七魄得留一半下来,配合廷尉府调查,不然更糟糕。

当然现在比十几年前宽松许多了,咸阳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坊市的小贩也胆大了些,值得常去逛逛了。

然而临淄开放的风气,绝不是如今的咸阳可以比的。

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左边一个女子在表演抛珍珠,那几颗珠子上下翻飞,灵巧秀异,吸引了一群人观看;右边十几个人围成一大圈,呼喝叫喊,各自为自己押注的雄鸡喝彩,在鸡飞鸡跳中,决出胜负。

没走几步,就是一个乐台,乐师们拨动琴弦,琴瑟与笙竽,在这里不分彼此,都是为歌者作配的旋律。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2]

“听不懂。”韩信努力听啊听,还是听不出这口音在唱什么。

“是《齐风》。”嬴政居然回答他了。

韩信有点受宠若惊,但不好意思再继续追问了。

李世民就把这首诗,完整而缓慢地给他念了一遍,还补充道:“荀师说这诗写的是齐国女子成婚时的场景,毛亨师兄注释则写,这是在讽刺很多贵族成亲时,不去亲迎新妇,而派使者代劳。[3]”

韩信似懂非懂道:“可是这女子唱得很欢喜,并无讽刺。”

李世民失笑:“她只是把它当成歌儿来唱,也未尝不可啊。”

临淄就是这么松弛而洋溢着欢乐的地方。

甚至能看到妇人的发髻上同时插着鱼骨簪和鲜艳的紫薇花,惊呆了没见过世面的所有客人。

“那是鱼的骨头吧?!”韩信目瞪口呆。

“显然。”李世民给予肯定回答。

轺车在乐师和歌者的台下停留了许久,那悦耳悠扬的曲乐好像一贯如此,有没有齐王,都不影响歌者唱歌。

嬴政欣赏这乐曲,李世民喜欢这风气。

好心情的皇帝陛下打赏丰厚,乐得众人喜上眉梢,忙问道:“尊客可有什么想听的?”

“孔子当年在齐闻韶乐,曾言三月不知肉味。[4]可否一闻?”嬴政温和而刁钻地问。

他偶尔也会有这样“开朗”的时刻,除了李世民和蒙毅,少不得惊掉不少熟人的眼眶和下巴。

“韶乐?”乐师们面面相觑,有人弱弱道,“那是宫里的乐师才能演奏的,与(齐国的)国君祭祀朝会有关,我等身份卑微,奏不出……”

李世民笑吟吟地丢下一个敦实的锦囊,五铢钱哗哗啦啦的饱满声响落在乐师手边,清清脆脆,别

鞠的地方,比赛早就开始了。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挤都挤不进去。

不过没关系,他们有钞能力,靠着这个,就算迟到了很久,也照样坐到了最前排的最佳观赏位置,且伞盖桌案胡床茶点一应俱全。

挥洒汗水的少年们四处奔跑,在尘土飞扬中,争抢那一个飞来飞去的蹋鞠,玩得热火朝天。

四周的喝彩声如山呼海啸,排山倒海而来,观众席好几个骂骂咧咧,恨不得自己亲身上阵。

嬴政优雅地端起太子倒的茶,虽然没看出什么乐趣来,也觉得吵吵嚷嚷,但也没出声说要走。

韩信悄悄拽了拽李世民的衣袖,小声道:“那个蹋鞠,好像是黄牛皮做的。”

太子回道:“临淄归秦,才三年。秦法不追究过去的事。”不然那监狱里塞不下了。

“可是看起来好新……”韩信有点较真。

嬴政听到了,环顾全场,刚要让蒙毅去查一下,忽然看到了荀门一群人,窝在角落凑热闹。

李斯立即过来参见,韩非慢了两步,其他几个优哉游哉的,也跟了过来。

好不容易出来玩的李斯被大老板当场抓包,不得不苦命加班。

“等结束了再问吧。”李世民劝道,“牛皮已经成了蹋鞠了,这么多人都在看,也不急于这一时。”

他不太想打扰眼前的喧闹和欢乐,那也太扫兴了。

嬴政顿了顿,同意了。

“私自宰杀耕牛,是什么罪名来着?”浮丘伯左顾右盼,问两位法家大佬。

“黥……黥为……”

“黥为城旦,连坐。”

李世民忍不住扶额而叹。

韩信偷偷看他,很小声地问:“我是不是不该说出来?”

“与你无关。你既看得出来,自然也会有旁人看出来,如此多的人观赛,却用黄牛皮做蹋鞠,被发现报官,是迟早的事。”李世民宽慰道。

“可你不高兴。”韩信嗫嚅着,但很直白。

李世民怎么高兴得起来?他本来开开心心出来玩的,天上的乌云都跑远了,放出太阳,多么好的天气。

结果偏偏遇到这么个插曲,赛后把一群玩蹋鞠的少年一锅端了。

观众们不明所以,被迫离场,好多人一步三回头,还竖起耳朵想听听怎么回事,真是没遭受过廷尉府的毒打。——各种意义上的。

嬴政把这事丢给李斯,就准备走了,一头牛的事,不值得他耽误时间。但是李世民犹犹豫豫,想再耽搁一会。

“报上你的姓名与来历。”李斯直接上手,一边检查卫尉收缴上来的蹋鞠,一边问。

“我叫英布,生于六县,父母皆亡,过来投奔姨母的。”

李世民的脚步停顿了。

第183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