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5 章(2 / 2)

加入书签

“咳!”浮丘伯大声咳嗽起来,“你好歹等我们走了,单独跟他俩说。我可不想掺和这种破事。”

他甚至都不愿意入朝,嫌那不自在。

毛亨手里的橘子都没剥完,直接起身道:“你们慢聊,我也不懂政事。”他还把正在吃吃吃的韩信也牵走了。

“嗯?”韩信茫然地叼着豆腐包子,回头去看李世民。

刘交帮他端了一盘肉酥饼,默默地跟着他老师走了。张苍抱琴而起,意兴阑珊,踱步而去。

转眼间,就只剩太子和法家两位了。

秋风吹起萧萧簌簌的松针,细碎的落叶沙沙,应是同门远去的脚步,却又让人想起从前在树下安然听荀师讲学的日子。

韩非摇了摇头:“我……我不掺和这种事……”

他虽在朝为官,却始终有种游离在外的感觉。平日里也只喜欢待在太学,上朝时都不怎么说话,也很少主动上奏。

你说他在摸鱼吧,他每件事都做得很认真;但你要是说他勤勉用心吧,他也不关心很多朝政。

颇有一种“这班能上就上,不能上拉倒”的奇妙感。

做这个太学祭酒,他更多的是为了荀子和他自己的学术理想。

李斯与他不同,要积极进取得多。

“我可能知道一点。”李斯低低地回答,虽然不想说,但也不得不说。

“可能?”李世民轻描淡写地重复这个词。

“殿下要改律法,很多老臣都是不满意的。这一点,殿下知道吗?”李斯先铺垫了下。

“知道。变法总是少不了反对的。”

“他们对付不了殿下,自然就要想办法对付负责修律的人。”李斯早有所觉。

他毕竟是丞相,身处权力中心,要是连这点敏感度都没有,他坐不稳这个职位。

“谁动的手?”太子追问。

李斯犹豫了一秒,内

心剧烈地挣扎着,最终法家的身份不得已向太子之位的稳固屈服,报出了一个名字。

“居然是他。”李世民喃喃,平静道,“师兄能不能送我点凭据?”

“这个我真没有。”李斯苦笑,“殿下也知道,我是陛下的人,修律法的事,是陛下同意的。我要是不长眼地反对,那就是与陛下过不去。别说前程,命都得没。我没必要做这种事,不值得。”

李斯真的是这样想的。

所以太子热火朝天地召集人修订律法,李斯始终沉默,他确实不赞成,但他不能、也不敢反对。

本朝太子地位之稳,甚至不能细琢磨,满朝到底有多少明里暗里的太子党?

数得清吗?

“多谢两位师兄。”李世民诚恳地低首作揖。

韩非懵了一下:“谢、谢我作甚?我……我什么也没做。”

“就是谢师兄什么也不做。”李世民洒然一笑,“我可舍不得看师兄五马分尸。”

他虽是对韩非说的,轻悠悠的目光却缓缓移向了李斯。

李斯心中一凛,暗忖道,到底是谁在说太子温和仁善,眼睛是瞎了吗,这明摆着就是威胁。

太子淡定地起身,神清气爽地眺望着天空,若无其事道:“秋天真是个适合收割的季节。”

无论是收割粮食,还是收割敌人。

十月末,圣驾回朝,于章台宫召开大朝议,三公九卿悉数在场,除了不在咸阳的个别人,能来的都来了。

御史大夫冯去疾率先开麦。

第186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