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7 章 求你了快回去吧(2 / 2)

加入书签

“我们希望,月氏的子民,不必迁徙,依然可以在祁连山放牧。”王储平静道,“这是我的父亲,我,还有来察儿共同的意思。”

“哦?”李世民微微侧首,看向郦食其。

郦食其向他摇了摇头,示意他可以讨价还价。

“那若是起了冲突呢?”李世民尖锐道

”月氏王气得头晕眼花,心跳都快停了。

王储没法扶,他身体更差,只能让来察儿过去扶一下。

“大王说笑了,我们是在缔结盟约,说什么抢不抢的呢?那多伤和气啊。”李世民施施然道。

和气个屁!

月氏王要是年轻二十岁,宁愿跟大秦拼个你死我活,也绝不受这种侮辱!

来察儿是全场最不受影响的那一个,他无辜地问:“祖父为什么要生气?”

月氏王霎那间悲从中来,心中哽咽,面上还要强撑着硬气。

“大秦想要,给他们就是了,反正月氏也打不过,打输了不仅要死人,还要割地赔偿,最后都是一样的。”

来察儿用一句话,杀死了他的父亲和祖父。

“不是这个道理。”王储似乎想和他说什么,但觉无力,说了也没用。

“给大秦总比给乌孙好,对吧?”来察儿的头扭过来,又扭过去,懵懵懂懂,却又有点意思。

事实确实是这样。

大秦离得远,人少,就算名义上划给大秦,一时半会也还在月氏手里,以后还可以掰扯,不必开战。

月氏那边激烈沟通了一阵子,最终决定接受这个盟约。

而大秦呢,要的就是名义,就是法理,现在是我的,以后就是我的,军队会有的,人也会有的,大秦的边疆一直往外扩,大秦的百姓一直往外走,走到哪,哪里就是边疆。

至于边疆为什么总刷新不同的蛮族,那是蛮族的问题,不是大秦的问题。

双方非常郑重地签订了盟约,互换国书,搁置争议,月氏让出四个郡,与大秦共同开发祁连山。

“乌孙那边……”月氏王好像老了十岁,连脊背都挺不直了。

“这个容易,我去谈。”李世民自信道。

郦食其主动请缨:“其实臣去就可以了。”

“我去,效果最好。因为谁也不敢对我动手。”李世民带着将士们去见乌孙,永远淡然自若,来去如风。

“我说的话,乌孙会听;我许的诺言,乌孙会信;我定的盟约,整个草原都得遵守。”

这才是李世民此行的意义。

傍晚的时候,玄甲军与乌孙的部族半路相逢。

乌孙的昆莫(类似单于)猎骄靡,远远地骑马迎了出来,沉稳地问:“太子殿下是来兑现承诺的吗?”

“当然。”李世民笑道,“我们来重新规划牧场吧。”

猎骄靡的父亲,上任昆莫难兜靡死于月氏之手,乌孙被月氏驱逐,又被匈奴欺压,四处流离,他年纪轻轻就憋着一股子郁气,倒是和冒顿有几分像。

只不过乌孙复仇的对象是月氏,这可真是妙极了。

“我手里的牧场现在多的是,匀你一些是没问题的。只不过,按我们约定好的,你们乌孙,得对大秦俯首称臣,乌孙以后的部落首领,由大秦任命,甚至昆莫由谁继位,都得上报大秦,得到大秦皇帝的允许。”

。()”

“艙??齓???葶幜?????????()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太会说话了。连大秦的将军们都不由得感叹。

李世民私下里捅咕韩信,压低声音:“如何?”

“我都记住了。”

“记住什么?”

“所有的路线。”韩信笃定道,“无论是东胡、乌孙、月氏、还是戎族,我见过的这些异族,我都能打赢。你放心。”

李世民失笑:“对你,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草原的野花开遍马蹄时,他们带着乌孙送的物资,靠近了龙城。

远远地,就看到了黑底红字的旗帜,这边一个秦,那边一个李。

李牧如释重负:“再没有你的消息,我就要睡不着觉了。”

“我也没走多久啊。”

“陛下的亲笔信,都送到我手里了。求你了,赶紧回去吧。”

“我还没去见见东胡王呢。”

“别见了,我替你见过了,这是盟书。”

“还有戎羌……”

“都在这儿了,拿去。”李牧面无表情地把一叠至关重要的文书全都塞李世民怀里,“先吃饭,吃完就走。”

“倒也不用那么急。”

“急,很急。你再不回去,陛下能把我们都吃了。”

“阿父不吃人。”

“呵。”

李牧不听他狡辩,盯着太子吃饭休息,火速打包,连人带马带文书带猫头鹰什么都带,火急火燎地把尊贵的快递送到蒙恬手里。

“好了,接下来就是蒙将军你的任务了。”

“怎么急成这样?”李世民莫名,“这才六月。我本来想过几个月再回去的。”

蒙恬低低道:“陛下病了,紧急召殿下回去。”

第198章正文完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