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1 / 2)
皇陛下使用的餐具流落到美国这种蛮荒之地……”伯爵夫人一脸痛心。
凯瑟琳倒是没有什么可惋惜的,沙俄余孽们跑路肯定首选携带单价高的珠宝首饰,不会选择银餐具。苏维埃把这些餐具摆件卖了,也算是为苏联的工业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是好事。
再说这些餐具不还是兜兜转转又到了她这位“皇储”手中了吗?不亏不亏。
*
马克西姆来觐见她,他俩谈了半天,这大半年他总算弄明白了杜邦家族的产业结构。杜邦家族早期以火药生产为主业,至今仍然是美国军工企业的火药垄断企业,没有杜邦的火药,就没有各种子弹和炸弹。当然在“反垄断”的大浪下,杜邦家族也不得不改换产业结构组成,如今是综合了军工、化工(新型材料)、橡胶塑料(新型材料)等行业的综合性家族企业。
确实,杜邦家族在德国也有生意,主要是化工,为德国如今的强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啧啧,杜邦卖国贼!
其实杜邦家族和福特汽车的思路是一样的,他们援助德国重建经济,实际是为了攥取更高的利益,资本家不做亏本买卖。杜邦家族占据了德国大概30%的化工原料与生产的市场份额,福特汽车也同样在德国的汽车行业与矿产开采等行业获得了惊人利润。
凯瑟琳不禁拍大腿:还是这些资本家的底线更灵活呀!
*
寡居的英国王后在洛杉矶过得如鱼得水。
她不举办宴会,但会选择一些宴会出席。如今她贵为王后,多得是人拍马屁求混个脸熟,请柬多如雪片,以至于娜塔莉亚觉得美国人都疯了。
娜塔莉亚很喜欢美国,美国的王室迷太多了,她在此充分享受到了高人一等的快乐,跟以前和米哈伊尔在一起的时候相比,美国没有那些讨厌的眼睛长在头顶的皇室亲戚,社交环境非常友好。那些美国人也称呼她“Queen”,他们搞不太懂各种王室称谓,认为皇储的母亲肯定是皇后。
拥有两家尊贵皇室身份的凯瑟琳也很懂满足王室迷的心理需求,每次出席宴会都装扮隆重精致,大糖块钻石项链、各种宝石的王冠、精巧的俄式小皇冠。
我也是兢兢业业,行业典范了哈。
她还在服丧期,因此公开场合只好穿着黑色丧服,但黑色丧服反而成了璀璨珠宝的最好陪衬。美国人一方面可怜她年纪轻轻成了寡妇,另一方面又觉得穿着丧服的年轻王后非常迷人,自动为她刷上了滤镜。
*
她也没忘记伦敦的“婆家人”,跟新国王和新王后保持极为良好的关系,隔三差五就打越洋电话去白金汉宫,刷刷存在感。还会给侄女侄子买礼物,用英国大使馆的外交邮包送回伦敦。伯蒂表哥有两个女儿,亨利表哥有两个儿子,乔治表哥有一子一女,王室孩子们什么都不缺,但哪个孩子不喜欢收到礼物呢?
给“婆婆”玛丽太后写信汇报思想,说她已经在哈佛入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每年至少要在美国住8个月,暑假她会回到伦敦,今年圣诞节就不回去了,但明年复活节会回伦敦。
给在英国和法国的亲戚和朋友们写信。
生活过的充实极了!
她把菲利普留在伦敦是让他能有时间跟母亲相处,菲利普给她打电话,很是伤感的说虽然他很爱妈妈,可妈妈大部分时间缺席了他的生活,母子俩的关系不是很好。妈妈是很爱他,但那份爱是疏离的,过于客气,让他伤心极了。
小孩怪可怜的。
凯瑟琳让他等到复活节,复活节她会去伦敦,之后他要是愿意的话,可以跟她来美国。少年一下子就高兴了,说他会乖乖等她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