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1 / 2)
,你首先自己要有实力(他认为美国确实有这个实力),才能让对方退让。
你如果先退让了,那就是懦弱!
父亲气恼的就是这一点,他认为利用条约限制德国,不战而胜才是最重要的。
杰克的想法要温和一点,他认为绥靖是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亮一亮拳头”,让德国明白美国并不畏惧开战,这是所谓“展现实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凯瑟琳的想法实际最悲观,她反而坚定认为一定会开战。
*
凯瑟琳又去了白金汉宫面见国王,请他允许下一次首相来见国王汇报工作的时候,她能见一见首相先生,她有些事情想询问一下首相。
乔治六世同意了。
这次会面还算愉快,凯瑟琳也搞明白了张伯伦的想法。他的想法实际跟议会的大部分议员是一致的,都是尽量避免开战。一战令英国损失巨大,经济金融倒退至少10年,阵亡人数达到了可怕的90万人之多,其中有15%是贵族子弟,导致数不清的贵族家庭绝嗣。
所以绥靖政策势在必行,如果能以牺牲他国利益来达成避免开战的目的,大英绝对会全民支持。
凯瑟琳也知道想要张伯伦改变主意绝对不可能。不论谁担任首相,哪怕是鹰派的温斯顿丘吉尔此时上台,也只能用绥靖政策来稳住美术生。
历史的车轮到底还是无法阻挡呀。
*
张伯伦告辞后,乔治国王问:“你怎么对苏台德感兴趣?”
“我不是对苏台德感兴趣,我是对德国……”凯瑟琳想着自己到底不是救世主,因而颇为意兴阑珊,“要是再来一次世界大战,怎么办?”
“再来一次世界大战?”伯蒂微笑,“到时候你就留在美国,远离战场,不要回来。”
你说的倒是没错啦,到时候她肯定老老实实待在美国,绝不来掺和。
“你和肯尼迪大使关系怎么样?”
“很好呀,他还是我的金融顾问,这你知道的。”
“维持好这份关系,对你、对英国都有好处。”
嗯?其实你心里也清楚的吧,对德国的绥靖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否则以大英的一贯缺德不做人,又岂能容忍德国一步步坐大?德国实际是对抗苏维埃的缓冲地带,波兰是对抗苏维埃的最前线,所以苏台德地区可以还给德国,但但泽走廊一定不会还给德国。
英法美还指望波兰继续在最前线发光发热呢。
想明白这一点后,就能想明白为什么英法美在德国问题上总是退让、绥靖了。这么说,肯尼迪大使最终还是逃不过背锅侠的命运?嘶,罗斯福你不做人!
*
几天后,1938年的9月8日,乔治六世国王与伊丽莎白王后的加冕典礼。
论起搞大场面,英国王室数第一。跟一年多以前爱德华八世国王与埃莉诺王后的加冕典礼同样盛大,观者如云,各国王室、各国大使再次云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为国王夫妇进行加冕仪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