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6(1 / 2)
5条,最重要的应该是第一条,“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但这有用吗?作为军校毕业生、王室成员,很明白协定和条约最终都是会被打破的。
凯瑟琳看着他,“这份条约一签订,英国想再跟德国谈条件就更不可能了。”
阿拉斯泰尔也皱眉。
波兰?
“可能就这几天了吧。”
*
次日,9月1日,上午9点。
满大街都是报童挥舞着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号外:今日凌晨,德国入侵波兰!
*
实际相同的内容早在8点的电台新闻中便已经报道了,只是当然没有报纸详细。而且电台新闻似乎并不认为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只是简单说明了一下,开战时间是凌晨4点45分,德国军队越过边境,直奔但泽自由市。
女管家让人买回号外,自己先看了一遍:天哪!跟皇储殿下的预言一模一样!德国果然在《慕尼黑协定》签署后不到1年的时间,入侵了波兰! W?a?n?g?阯?f?a?B?u?页?ǐ????ū???ε?n?Ⅱ?0??????????????
第235章
德国出兵理由是前一天(8月31日)波兰人对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市电台发动攻击,并播放了反德节目,德国认为这是波兰军队的入侵行为,因此采取了反击的军事行动。
凯瑟琳想着这不就跟“七七事变”一样吗?果然你们揍别人(国)还是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的。谁不知道你们自导自演呀!
女管家有点激动,“殿下,你的预言……”
凯瑟琳摆摆手,谦虚的说:“那不算什么‘预言’,只是巧合。”
阿拉斯泰尔崇拜的看着妻子,“你怎么推测出来的?”
凯瑟琳故作高深,“那是因为希特勒是个极为自负的人,我说了一年之内德国必定攻打波兰,他肯定不会为了避开我的‘预言’而推迟作战计划。”
实际余量很大好吗,3月入侵捷克,9月入侵波兰,时间既不会太紧迫逼得英法必须出手,又不至于拖得太久影响军队士气。
“预言”必准!
凯瑟琳仔细复盘一下德国的操作,觉得至少前期希特勒的每一步走的都堪称精妙,从收复莱茵兰地区以来,逐步提升德军士气,奥地利、苏台德、捷克,全部达成目标,德军士气一路走高,如今入侵波兰的就是这样一支认为自己乃神兵天降的现代化军队,波兰能打得赢才是怪事呢。
她估计目前议会和首相张伯伦是懵逼的。嘿嘿,伯蒂表哥估计也是懵逼的。
走!去议会大厦看热闹(吵架)!
*
下议院吵得跟菜市场似的,一半议员在喷主和派没长眼,姑息养奸;另一半议员在吵要不要根据之前的英法波协定救援波兰,依照程序正义的做法,必须先宣战。
张伯伦坐在议员席位上,脸色阴郁。
距他不远的座位上,坐着已经从帅哥变成大胖子的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目前是下议院的普通议员。丘吉尔的脸色也十分凝重,并没有暴起攻讦张伯伦。
凯瑟琳与阿拉斯
泰尔来的晚了,旁听席早已坐满了围观群众。谢尔盖为她俩找到两个座位。让出座位的两个中年男人本来还不得不屈从于谢尔盖的大拳头,但一看是前任王后,马上激动得说:“陛下,你的预言真准!”
凯瑟琳矜持的点点头。
他们一时还没有改过来对她的称呼,不要紧,都是小事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