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7(1 / 2)
?技术含量又太高。
火地岛因为岛上原本就没有多少人口,因此天时地利都占据了,轻松买下。
想要在这个混乱的地球上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土还怪难的。
*
3月,休斯飞机交付了5架“雨燕”战斗机给美国陆航,2架给英国皇家空军RAF,加拿大空军派了飞行员去组装工厂底特律的罗曼汽车制造公司,直接飞回特伦顿空军基地。
陆航陆续提交了改进意见,但没有等新机型出厂,便跟罗曼航空航天有限公司签订了200架雨燕的大订单,分批交货,1940年底全部交付完毕。
看来美国军队的危机意识很强烈啊。
RAF也不遑多让,雨燕到手后只有短短一周时间,立即派人过来签了300架的大订单,要的非常紧急,宁愿加钱也想早一点交付完毕。也是分批交货,50架一批,多一点也没问题,完全不必担心RAF吃不下!
好好,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又要雅顿先生去了加拿大,在安大略省寻找合适的建厂地点,最后选择多伦多与渥太华之间的小城奥沙瓦。预计将在奥沙瓦建造一座有6条汽车生产线的工厂,可为奥沙瓦带来数千工作岗位和配套服务岗位。
加拿大政府表示热烈欢迎,并给了十分优惠的购地指标和税收减免,建成开工之后头两年免税,之后3年减税50%。
皆大欢喜。
*
4月是难得平静的一段时间,苏芬冬日战争打完了,德军仍然安于半边波兰,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马奇诺防线之后的英法联军甚至觉得他们能在复活节之后回家,就连甘末林将军也抱有如此幻想,希望德国安于现状,那么我们法国可以马马虎虎当宣战不存在。
巴黎群众仍然马照跑舞照跳,毫无危机意识。
法军虽然在备战,但过于盲目的相信自己的陆军,此时法国有现役陆军超过100万人,还不算数倍于此的预备役和退役军人。
英国则紧锣密鼓加紧备战,跟几个大属国联络频繁,也跟美国联络频繁。
罗斯福很狡猾,既不把话说死,但也没有给英国太大希望,他在3月底召回驻英大使肯尼迪面授机宜。华盛顿传来的消息,罗斯福不太喜欢老肯尼迪,觉得他是个粗鄙的暴发户。但他的几个儿子都跟肯尼迪大使相处愉快(被钱砸中),而且肯尼迪大使跟英国王室、首相关系都非常不错,罗斯福因此才没有换掉肯尼迪。
离开华盛顿后,肯尼迪大使去孩子们的学校探望他们,先去看了小儿子鲍比,又去纽约看望了尤妮丝、基克,最后到达波士顿,先去看了罗斯玛丽。
罗斯玛丽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保持了写信的良好习惯,这能帮助她巩固书写,不求进步,只要不退步就是胜利。看护妇每天陪她外出散步,两个哥哥有时候周末带她出去参加舞会,因此她很高兴,精神方面也照顾到了。
肯尼迪大使很满意。
接着去探望乔和杰克,和两个好大儿在餐厅共进午餐,亲切询问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杰克的论文大致写完了,准备放一放再修改一下。他将论文打了一份副本,交给父亲过目。老乔毫不吝啬大为赞赏,说会为他找个人润色一下,然后包装一番,在英国和美国出版。
他的论文厚厚一沓,写了100多页,全方位分析了英国为何会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份论文也论证了自己老爹为什么之前会跟张伯伦统一口径,时事政治便是此一时彼一时,你不能因为后续局势发生改变,就说之前的策略完全错误吧?
得到父亲赞扬的杰克顿时得意洋洋,以胜利者的神情瞥了哥哥一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