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9(2 / 2)

加入书签

她说的很隐晦,伊利亚立即听懂了,他摇头,“不。”

“没有进一步指示给你吗?”

他明显迟疑了,想了想,才说:“有人希望我能‘说服’你,现在的俄罗斯虽然是苏维埃联盟国家,但也还是你的家园。希望你能为你的家园进行一些适当的‘工作’。”

他说的不算隐秘,因此不但阿列克谢听得懂,乔也听懂了。

他用的词是homeland,直译就是“家园”。英语里很少会用“motherland”的说法,这也跟美国是个私有制制度异常强大的国家有关,只有在需要强调“国家荣誉”的时候会使用motherland。

阿列克谢想,你小子是彻底不装了。

乔则想,看来我和杰克猜测的没错,你果然是个契卡!

凯瑟琳也再次确定自己的小命是无忧了。

“大使不能做一些工作吗?”

“大使只能负责具体的条款谈判和确认,我们——”他叹气,“殿下,我们能私下谈谈吗?”

凯瑟琳便挥挥手,让乔和阿列克谢先出去。

*

伊利亚从桌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拿了打火机,点燃。

男人抽烟的姿势也很好看,只是不免对肺不太友好。

“殿下,苏联的事情与你无关。那只是对我的要求,不是对你的。”

“内务部对你怎么样?”

“……一般。他们不想杀我,是因为我的身份很好用。”

“你认为苏联能赢得战争吗?”

“我希望能,但这很不好说。苏军在芬兰的表现可以说是糟透了!我不用上过军校也能看出来。”

第300章

啧啧,说什么大实话!

“我为莫斯科做一点小事,他们会放过我吗?”

伊利亚诧异,“没人想要杀你。”

“你没有接到类似的指令吗?”

“没有。”

凯瑟琳转动Zippo:她能相信伊利亚吗?伊利亚是不会对她撒谎,但指令是会更改的,她仍然无法肯定自己真正安全了。或者说,她还要为自己增加一点筹码。

外交谈判是这样的,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苏联与德国之间的“外交”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底线很灵活。

她有足够的能力“影响”罗斯福吗?她最大的优势是知道二战的走向,知道罗斯福早已想参战,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没有偷袭珍珠港,美国也会参战,可能会稍晚几个月,也许会晚上1年,但对二战的结局不会有什么改变。

她已经小小的“影响”了一下美国,让《租借法案》提前通过,原本《租借法案》应该是在罗斯福再次连任后才提出的。提前“出现”的《租借法案》大大缓解了英国的经济压力,美国援助的坦克和飞机也已经运往北非战场,北非的英军至今仍然没有被隆美尔打穿,来自美国的军需也是一大助力。

美国“自愿”援助苏联的前提是,苏军不敌德军,有失败可能,那么美国为了“世界和平”,就不得不援助苏联了。

这么说,她必须等待时机。苏德战争到底什么进程?她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苏联军民死亡数千万人,其中军事人员阵亡人数几乎等于参战各国阵亡人数的合计,就连人口最多的中国在二战中的阵亡人数也只有148万人而已,苏联的阵亡人数高达890万人。

可以说,胜利都是用海量士兵的血与肉填出来的。

如此巨大的阵亡人数,说明苏军在前期损失惨重。德军的“闪电战”战术势不可挡,迄今为止都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苏军措手不及,肯定无法抵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