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5(1 / 2)

加入书签

,交由市场自由定价。

凯瑟琳认为罗斯福现在还没有想到让其他国家成为美国的加工厂,商人们也只想多赚点钱,不会考虑到太多。俄罗斯可以用20年时间从容发展,先从代工厂做起,在美国反应过来之前便摆脱代工厂的地位。

还是要发展自己的高精尖产业,比如日本瑞士都是靠精工产品;中国早先靠海量低端日用品,改开后苟了30年,终于厚积薄发摇身一变成为提供高科技产品的大拿,发展起了全产业链。

日本瑞士德国中国靠的什么?说白了还是靠高素质的工程师和工人,也就是教育。

*

“我计划将发动机的研发团队转去罗马岛,你觉得如何?”

霍华德休斯倒也不惊讶,“贵国的法律能给我税收减免吗?”

“两年免税三年减半。你也要去罗马岛,至少一年要待上三个月。”

“不会限制我出入境吧?”

“不会。”凯瑟琳失笑,“你想哪儿去了?你来去随意。”

霍华德沉思片刻,“公司整个搬迁其实不难,但可能有些人不愿意搬去如此遥远的国家。”

“不愿意只是钱给的不够多。”

你说的好有道理,竟然无法反驳。

“你可以去挑选园区的地段,你挑在哪里,我们就把公路修到哪里。罗马岛腹地很空旷,你挑选好地段后,我们会在研发公司附近建造工厂。”

霍华德点头:这个意思是她要将新式发动机的研发与制造作为国家的重点开发项目,研发是私人公司,但制造会是国家企业。他也有意向将自己的一些公司转去俄国,他计划将自己名下的公司全都整合在一起,成为一家集团公司,如果留在美国,他无法这么做,是因为美国有“反托拉斯法”。

“反托拉斯法”是一系列相关法律的统称,为了避免某家企业造成行业垄断,例子便是之前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硬是被政府强行拆成4家公司。这个背后的意思是谁也别想做得太大,以至于可以影响国家。

把大公司拆成若干公司,这样赚钱的人会更多,还可以分别形成竞争关系,利好国家与政府;垄断企业的弊端还在于它注定会竭力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分成形成竞争关系的若干公司后,薪资这一块就不能统一了,利好普通工人阶层。政府普遍认为普通群众手里必须有钱,有钱才能进行消费,自由经济市场才会是一个健康运转的市场。

俄国目前不会有“反托拉斯法”,是因为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成为垄断企业,时间太短、发展不够。但将来一定会有的,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等到俄国要开始分割大公司,他就主动配合,再将自己的公司分割开。

霍华德初步同意了转移研发公司的意向,他还兴致勃勃的说:“我准备再成立一家公司研制直升机,你见过直升机吗?”

21世纪见过算吗?

“见过。”

“我认为直升机将成为一种更先进更方便的飞行工具,它是原地直升,不需要跑道,在城市起降会特别方便。”

你是一点没往军用方向考虑呀。

“在军事领域也很好用,有很多地区没有条件降落飞机,直升机就很好用了。民用的用途会更广泛,比如你要去什么国家公园度假,只需要一块停机坪就能乘坐直升机过去,比开车至少节约一半的时间。”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e?n?②?????????????????则?为????寨?佔?点

霍华德惊异又欣慰,赞许的点头,“你说的对极了!”

“还可以用于医疗救护。”

“对对!”霍华德激动的站了起来,“用途确实非常广泛!医院、消防、紧急救援。客户会非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