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 2)
不曾和孙女直说,但快半年了都没个好信,何家大小姐为人聪慧,猜也猜到了。
所以近两月一直怏怏不乐,茶饭不思。
其实何大小姐不是个难伺候的人,她三四岁大的时候母亲生弟弟难产去世,一直由祖母带在身边教养,她祖母是个乐观开阔的性子,带得她也是个豁达爽朗的脾性。
当初她爹爹来信说要娶亲,何大小姐也不曾闹过脾气,她知晓她爹爹都是为了她和弟弟,这几年才一直推拒了别人的说亲,如今也是看他们渐渐大了,到时候说亲的时候别人会以她没有母亲教导为由看轻她。
后来接她来潍县,她也乖乖的来了,还帮着压制调皮的弟弟,从来不曾给过继母难堪。
当初何大小姐刚到潍县,吃不惯当地的口味,却也不曾为难过厨房的人,也不曾闹着要吃京城口味的饭菜。
杨氏跟何夫人是族中姐妹,两人关系不错,对这个不多事的大小姐观感很不错,而且杨氏本就喜欢女孩儿,她内心对何大小姐还有几分心疼。
毕竟若是亲娘还在,十来岁的小姑娘谁会刻意表现得这么懂事大度呢?便是性子娇些,挑剔些,在亲娘眼里都是一样的可人疼。
所以最近见何大小姐越发消瘦,杨氏心中也替她着急,只是她会做的花样这些日子都使遍了,也不曾令何大小姐开过胃口。
这回杨氏归家前,何大小姐还特意叫她去房里,给了她不少赏赐,说:“杨姨,最近我吃饭不得劲,不是因为你的饭菜做得不好,你莫放在心上,辛苦你为我做了这么多花样。”
今日吃了这从未见过的炸鸡,杨氏便想着带去给何大小姐试试,万一她也爱吃呢?能多吃个两口也是好的。
杨氏不好跟外人细说何家的家事,尤其是女儿家说亲的事,更是家中私密,不可外传,便只说:“何大人家的大小姐和大少爷也都是十几岁的年纪,这炸鸡他们肯定也爱吃,那大小姐为人极大方的,到时候少不了赏些好东西。”
辛姑母听了倒不眼馋那赏赐,只是她想着自家大弟便是何大人的手下,常得人家照顾的,给人家孩子送些吃食也是应该的,便笑着点头应了说:“这不值当什么的,用不着要大小姐给赏赐,过两日我便先腌制好鸡块,张嫂子你要去上值的时候便来拿,这炸鸡现炸出来的最香,你带去后衙里再下锅便是。”
“嗳,那最好了。”杨氏高兴的说:“那天我早上起来便把鸡处理好了给你送来。”
杨氏帮着辛姑母一块儿收拾了碗筷,都洗刷完才拎着自家的餐盘回家。
小儿子张三郎扛不住困意呼呼欲睡,她便招呼老二张二郎带着弟弟回房午憩。
张家这宅子和隔壁辛家的宅子格局一般无二,家里三个儿子,老大自己住一间,老幺以往跟着夫妻俩睡,今年过完年嚷嚷着自己大了一岁,不肯再跟爹娘睡,如今日日缠着他二哥。
张大郎揣着辛月给的银子,回自己屋里拎出几包点心,跟杨氏打声招呼便要出门。
杨氏习惯性的埋怨他一句:“大年下的还往外跑不着家,真得给你娶个媳妇回来,好好管着你。”
张大郎听他娘这类似的话听了两三年了,耳朵都要磨出了茧子,不痛不痒的,解释一句:“今天儿子可是去办正事的,才不是去鬼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