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4(2 / 2)

加入书签

奈何那考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位五十道题全部作答的,便是被糊名抄卷后字迹不对,也不会认错。

主考官也对那名考生十分关注,学官与巡考官虽不属同一个系统,却都是由皇上直接管辖,两个部门也算是自己人,关系虽不熟悉,却也算融洽,主考官便点头应下。

分开之后主考官带着副主考去巡视考场,副主考好奇的问:“什么考生竟让近卫的人也上了心?”

因隔着号房又是倒着看的试卷,主考官也不知那考生的答案是否正确,便说:“他要么是有史以来第一人的天才,要么就是个瞎胡闹的傻子。”

被巡考官一提醒,主考官巡视的时候难免又对那个考生多了些关注,路过那间号房时有意放缓了脚步,就见那考生又是早早写完了试卷,桌面上连带来的笔墨砚台都早早收拾好了。

主考官心中默默的想:希望你是个天才,这是我最后一次主考,希望那红卷也能派上一次用场。

催交卷子的铃声被摇响,辛盛端坐在号房内等着兵丁来收卷。

别人看他好似很轻松,但其实他作答的时候额头几次被汗水打湿,这次的考试最后一题,是他答题答得最艰难的一次。

朝廷的邸报只有县级官员能够看到,云州大旱、湖州民乱之事,辛盛从未听说,今日是第一次得知。

只是他天生聪慧,闻一知十,用词平淡的一小段话,却被他看出了无数血泪。

世人皆知湖州乃天下粮仓,湖州的水稻一年两熟,人人皆羡慕湖州百姓白米满仓,可谁知道,连湖州官府的粮仓都空得不招耗子待见。

粮都去哪儿了?

辛盛熟读史书,他知道每逢朝代更替,要么因为外族入侵,要么因为土地兼并,前朝覆灭的原因皆无出其二。

历数史书,自九州统一之后,各朝各代传承一二百年者最多,而本朝传承近三百年,已是难得。

土地兼并的问题早在近一百年前就显露出来了,那时

的国库空得就好似现在的官仓,耗子都不稀罕进。

若不是当时在任的皇帝走出一条大开商业的路,国朝可能亡国好几十年了。

只是当时压着的脓包,如今已到了臭不可闻,必须下狠手拔除的地步了,如今只是一次旱情,就暴露了国朝无存粮的弊端,这只是小小的民乱,若是边境战事再起,粮饷从何而来?那些世家豪族可是能眼看着云州饥民饿死,湖州乡民遭受劫掠,却一米都不施赈的。

难道要等到那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再去想办法从那些为富不仁的世家豪族口里掏出粮食吗?

辛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辛盛太知道土地的重要性了,民有粮则安,民无粮则乱。

如今是皇家要救国,百姓要救己,辛盛想得很明白,此时已别无二路,不然等到下次民乱再起,可能就是国破的乱世开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