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1 / 2)
的样子,眼睛里面快溢出来的灵光,瞧着和村里的孩子是不一样,但她比自家最小的晚辈辛杰也就大了两岁。
辛杰如今还尿床呢,人家孩子都能一个月帮家里挣两百多两银子了!
被族长叔爷和三个堂叔盯着,辛月也没怯场,她从辛长平手里接过来桑叶,对着族长叔爷说:“叔爷,我们准备组建一个商行,建桑园、蚕所和丝坊,江州来的胡娘子出了两万两银子入了一股,还有一股我们准备给宗族,日后这一股的分红由全族人平分。”
辛祝先是被辛月一个月开铺子挣二百多两银子吓了一跳,还没缓过神来呢,辛月又开口砸出一个两万两银子出来,辛祝摸着自己急剧加速的胸口,连呼吸都开始乱了,嘴里念叨着:“两万两……两万两……”
族长的三个儿子瞧着比族长还晕,四个人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想,人家愿意投两万年掺进来求一股,那这一股的价值应是远远超过两万两才是,四舍五入就是辛长平他们白白捐给族里超过两万两的资产!
辛祝红着眼眶拉着辛长平的手,感动的说:“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人,长平侄儿绝不是那发达了不顾念族人的人。”
辛祝说这话是因为他以前动族里的资产支持辛长平念书这事,也不是没有族人有怨言的,到辛长平去了县衙后族人或多或少的受了益,那些话才渐渐无人提起了。
辛全实在好奇,忍不住插了句话问:“那一股的分红,大概会有多少?”
辛月看了一眼辛长平,见爹爹点头,她便开口说:“江州的桑园、蚕所,中等规模的一年约有万两银子的利润,丝坊也是差不多的利润。”
“那一股能有两千两?”族长家的三个儿子都是上过学的,族长小的时候村里没有朱童生,但他爹也送他去镇上念了几年书。
他们都会算数,族里一共几十户人家,连抱在怀里吃奶的都算上也就七百余人不到八百。
按人口分,一人每年能拿到二两多银子,人口少的人家一年也能分得十两左右,像族长家一共十五口人,一年能分到四十两左右。
这账一算完,四人此起彼伏的开始吞咽口水,紧张又兴奋,辛祝先习惯性的看了一眼辛长平,后来反应过来此事是辛月在管,忍着别扭看向辛月问:“月娘,族里不好白白拿你们这么些银子,需要族里做什么,尽管说,能做的我们都做,做不到的我们也会努力去做到。”
辛月看族长叔爷和三个堂叔的表情,坚定得好像辛月叫他们去把山挖平了也会去做的样子,笑着说:“定然少不了麻烦族里的长辈们,此事只能由绝对放心的人去做,但事情不难,胡娘子会从江州带善养蚕和缫丝、织布的人来教大家,到时候按着大家的天赋分工,手巧的女子跟着女工学缫丝、织布,其余人跟着学养蚕,便是都不擅长的人也可以去种桑树、给蚕宝宝们摘鲜嫩的桑叶。”
辛祝他们连连点头,听着辛月的话觉得这些事确实都不算难,至于说大家都还有地要种,农忙起来连家里的童子都得下地帮着干点活,可现在都能种桑养蚕了,谁还种地啊!
如今田地里的秧苗都种下了,辛祝怕糟蹋粮种会遭天谴,不然现在就想把全村的土地,连着山上的树全都拔了、砍了,全给种上桑树,好喂饱珍贵的蚕宝宝。
辛月又接着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