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1 / 2)

加入书签

的。

于是在被褚亮的疑惑折磨得头大后,杨怀德干脆把他们三人一块儿拉到自己书房,让他们有疑惑先自己互相解决,都解答不了的他才出言,四人的学习小组一直持续到会试的前一天傍晚才解散。

杨怀恩来京之后在恩师手底下做事,十分忙碌,每日早出晚归,便是休沐日也常常是在恩师家里,连自己堂弟、儿子科考之事也分不出时间操心,不过两人都是快不惑的年纪了,也用不着老父操心,便只在辛长平和褚亮初到京城时抽空设宴招待了二人一回。

他去年过年看过一回辛长平的文章,当时就觉得辛长平能中举,只是没想到对方的名次比自己预想的还要高,看来皇上改革文人文风之事比他预计的还要迅速。

他对他堂弟杨怀德之才是很有信心的,在辛盛横空出世以前,杨怀德才是举县闻名的潍县骄子。

儿子杨继学资质只有中上,可多年勤学不辍,又有为学官的亲叔父带在身边多年,日日教导,说他火候已够,定是八九不离十的能考中,只不过名次难以预料,毕竟苦学只能提升些上限,并不能突破天资。

杨怀恩看了辛长平默写的乡试文章,按如今皇上推行的文风来看,他能拿乡试第八不是运气,真是实力到了。

杨怀恩都有些后悔当初是不是应该让儿子杨继学也去衙门做事,他的人脉把杨继学安排到府衙都没问题,见识定比县衙多得多,如今只能叹息一声,他估摸辛长平的会试名次应该会比杨继学好许多,甚至可能与杨怀德不相上下。

至于褚亮,刚来的时候看他中举的文章杨怀恩便直言道是侥幸,好在褚亮本就是来长见识的,闻言没有多难过,还自傲于自己运气好。

今日杨怀恩特地早早下值回家,把四人最后做出的文章再看了一遍,先是错愕于四人竟然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后又被褚亮这个先前他断言是来会试一游的人现在做的文章所震惊,虽不能考得名次靠前,但感觉掉个车尾居然概率甚大?

贺州从来都不是科举大州,每三年的春闱,少的时候取两百名左右进士,多的时候取三百名左右,九州之中,江州与湖州两州便能占走一半的人数,剩下的一半也是安州、滨州占多,贺州只和云州、永州相差不大,盛洲和赢州乃是边境,武胜文弱,掉在车尾。

若是取两百名进士时,贺州常常是只得中十余人,赶上开恩取三百名时,才能将将突破二十以上。

作为一个多年前的老进士,杨怀恩当年虽排名不高,只在中游,但磨炼了多年的文章鉴赏能力,自认看得八九不离十,于是他现在瞪着褚亮的文章眼睛都快冒出火光来。

难不成今年贺州二十进士,自家这院里能出四个?

尤其是堂弟杨怀德和辛长平的文章,比月前进步了许多,感觉都能冲一冲二甲前列,要知道二甲前列多年来都是由江、湖二州学子包揽,只偶尔有一两个别州百年一见的天才能挤进去。

至于一甲那三名更是江、湖二州的自留地。

杨怀恩放下褚亮的文章,扫了一眼屋中四个后辈,捂着激动的心脏问:“你们四人可是偷吃了什么仙丹妙药?”

第122章

仙丹妙药当然是无的,不过姜山苍倒是派人送过据说是有提神醒脑之效的药茶,极其有效,便是往常看书最多坚持一个时辰就要犯困的褚亮,靠着这药茶都能跟着好友一块儿从早起学到天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