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7(2 / 2)
厅堂的大门不知什么时候挂了厚重的棉布门帘。
姜枝掀开走进去,一股暖融融的热气就扑面而来,混着炭火的特殊味道。
几个当家女人都在用兄妹两拿回来的皮毛赶制鞋子手套。
见到姜枝,袁英就道:“阿枝,快过来,我给你做了顶帽子,过来试试合不合适?”
姜枝坐过去,眼睛还瞄着门口的棉被:“这棉被挂得还挺有巧思的。”
叶青云笑:“是你大伯娘的主意,咱们几个在这厅里干活,门缝漏风得厉害,索性就挂了条没什么薄棉被上去,别说,还怪暖和的。”
现在柴火紧俏,除了二老房里的火炕每8个小时添一次柴,其他房间里都没用。
白日里,除了要修缮屋子的男人,其他人都呆在厅堂里,堆五根柴火能烧一整天。
袁英从针线笸箩里翻出顶灰红色的皮毛帽,上面的针脚看起来密密匝匝的。
她笑着把帽子往她头上一扣,又拢了拢帽边,“你看这大小,勒不勒?兔毛软和,护着耳朵、脖子不招风。”
袁英特地在帽檐后面留了长长一圈,戴上去能护住脖子。
姜枝抬手摸了摸毛茸茸的帽檐,暖意顺着头顶往脖子里钻。她对着墙上挂着的镜子照了照,帽顶鼓鼓的,衬得脸颊更显小巧。
她很喜欢,转过身揽住袁英的胳膊,“谢谢二伯娘,这帽子比我以前买的大牌帽子还好看。”
袁英被她哄得眉开眼笑,拍了拍她的手:“好看就常戴着,今天外面下了雪,正合适。”
正说着,姜老太太端着两碗热汤走进来,见姜枝戴帽子的模样,忍不住笑:“这帽子一戴,咱们阿枝倒像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了。”
“来,吃碗手擀面。”
手擀面是昨天柳絮带过来的,还剩了一点,姜老太太用的是昨天吃剩的红汤底,味道鲜辣,这种天吃最暖身。
姜山一大早又回研究所了。
湘省之行得到的很多地形数据没整理完,必须及早完成。
没见到姜君的人,估摸着是去蔺老爷子家帮忙了。
姜河在角落里组装拆好的红木板,几个女人跟前也都放了一两双做好的鞋子、帽子。
可见都起了大早。
姜枝跑外面快速漱了口,水缸里的水飘着雪花冰凉凉的。
等吃上手擀面后,姜枝才问:
“妈,你们清点了没有?咱们家还缺点什么?”
“你阿奶一早起来就看了。”
叶青云说,“咱们家这次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粮食,主要是土豆和山药豆这种能能填饱肚子的。”
当时形式紧急,再加上害怕空间器装得太多姜君承受不住,所以当时没能把所有食物都带上。
那些留下的食物叶青云在回来的时候都一一检查过了。 W?a?n?g?阯?F?a?布?y?e?ⅰ????ü???e?n?????????5?????o??
大部分的土豆和山药豆回温后质地都变得软烂发黏,所以就算再心疼,她们也没敢继续留着,只能都拿去丢了。
姜老太太对着笔记本,反复核算几次后,才说,“咱们家现在最主要的是缺取暖的东西,吃的省一省,也能熬个一年半载的。但柴火只能用十天。”
许娜小声开口:“昨天磊哥他们不是说,过段时间,正式入冬后,很有可能不适合出门吗?”
姜枝吃着碗里的面,没说话。
如果现在的温度都不能算正式入冬的话,那后面的气温,恐怕够呛。
袁英想到寒潮来临那几天,忍不住苦着脸,“那基地得死多少人啊……”
没有食物,只能呆在家里,不是饿死就是冷死。
袁英一个嫌少操心外头大事的人,都忍不住替基地担心起来。
她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看着基地里人一天比一天少,心里就发慌——这要是人越来越稀,往后基地要怎么办?他们这些老百姓要怎么办?真到了连说话的人都没了的光景,人类的日子,还能有盼头吗?
叶青云说:“别担心,听说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基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