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1 / 2)

加入书签

设计师人常年在T市,卖付雨宁面子专门飞来C市给姜屿设计方案。

沟通几轮之后两个人达成一致,要把一楼做成展厅加会客区,二楼则设计成私人空间,按照姜屿的需求,设置一个办公区域,一间小小的暗房和一个独立带卫浴的卧室。

当然,除了装修,还有更需要姜屿费心的事。

他计划用一场开幕展览来宣告新工作室在C市成立,所以最近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整理这一趟去川西采风拍出的作品。

远在B市的好友Kevin听说他终于计划开全新个展很是兴奋,立马给他推荐了一位base在C市的策展人顾青,Kevin跟他介绍这个策展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大大小小策过很多好展,尤其擅长摄影类型的展,可以说是C市最优秀的年轻策展人代表。

既然Kevin都这么热情推荐了,姜屿便很快联系上顾青。顾青对姜屿并不全然陌生,好几年前,早在姜屿生病、创作停滞之前,他就关注到姜屿这位年轻却才华横溢的艺术摄影师,只是后面还没来得及结识,姜屿就销声匿迹了。

两个人很快约在顾青的工作室里见了一面,见面之后没多聊什么,先一起靠在沙发上,用顾青工作室墙上的超大屏幕上仔细过了一遍姜屿从这趟川西采风精选出来准备展出的作品。

看完之后,顾青盯着放映已结束的黑色屏幕沉默良久。

然后,他先摸了摸鼻梁才不确定地问姜屿:“你真要把工作室开在C市?”

这组作品实在太好了,好到顾青作为一个策展人和一个艺术经理人,第一反应是很现实地觉得姜屿把工作室开在C市、把这组作品放在C市首展有点可惜。

顾青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C市人,不是觉得C市不好,只是作为从业者,他最清楚C市艺术市场的体量和消费能力。客观来说,的确和B市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但姜屿回答地却很轻松:“确定,不然我找你干嘛?”

“你之前几年为什么没出作品?”顾青不确定地继续询问。

“拍不出来。”姜屿答得很坦然。

“没灵感还是……?”

“一开始是没灵感,后来是病了。”

“抑郁?”

姜屿笑了,“如果只是抑郁,我大概还能继续拍,”姜屿边说边指了指自己的双眼,“我得了幻视,简单来说就是视觉经常被幻觉干扰。”

“天!”顾青当然明白,摄影师视觉出了问题,和钢琴家坏了手,运动员断了跟腱没什么区别,他不由一问,“那现在好了吗?”

“正在干预,现在有好转,但还没完全好。”

顾青听罢,双手在大腿上拍了拍,对姜屿说:“给我点时间,我先给你出一版大方向的方案。”

姜屿点点头:“我之前看过你给宁唯策的那场《茧》,我很喜欢,印象深刻。所以我这场展交给你我很放心,只是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山山而川》。”

“山山而川”,顾青在嘴里念了这个名字一遍,随即赞同道,“好,太好了,就叫《山山而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