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2 / 2)
好在萧衍筹谋在先,还没入仕便已然入孝治帝眼中,成为孝治帝党派,更别说暗中还痛孝治帝透露有关前朝之事。
虽然吧,虽然后边的事儿同他没关系,可到底也有一份功劳,即便孝治帝迁怒于他,可也不得不承认,若非萧衍,恐怕前朝余孽奸计会得逞!
现在问题就是,孝治帝怀疑五皇子并非他子嗣,可是当下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五皇子并未皇室血脉,毕竟当下时代也没有亲子鉴定这种东西。至于合血法和滴骨法,开什么玩笑,他又不是没有让人实践过,明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竟然也能血液融合,孝治帝总感觉不太靠谱。
自尊心作祟,即便心里再怀疑,孝治帝不可能承认曾经心中的白月光给他戴了顶绿帽子,这样有损皇室威严,故而只能将五皇子拘于宗人府,不过目前看来,五皇子已然到了头。
遭受种种打击的孝治帝大病一场,好不容易才消化完‘朕心仪的女子心怀鬼胎蓄意接近朕,还有可能给朕戴绿帽’的信息,随之南疆邻国边城与国内边城也暴/动四起。
朝臣对此争议颇多,各家说法纷纭。
“不过是弹丸之地,何须如此畏手畏脚?依微臣之见,不若直接打便是!打得对方心服口服,说不准儿还能扩大山河领土!”
“莽夫之言!两国边城百姓通婚已久,自古恒之!若是此时开战,边城百姓又该如何?”
“老夫看你是读书读傻了,实在迂腐顽固至极!先有国才有家,这点道理都不懂?到时候都是一家人,哪还有这般多的事儿?”
大殿内,百官叽叽喳喳,活像有几百只鸭子在叫唤,吵得本就身心疲惫的孝治帝愈加头痛。
百官向来会察言观色,更别说朝廷还被清洗了一番,帝威犹在,头脑聪慧者观孝治帝脸色不好,纷纷闭口不言,而头铁的人还在义无反顾发表自己的观点。
“陛下,南疆暴/动频发,事急从权,还请陛下今早作决断!”
孝治帝自诩是位明君,只要不太过罪孽深重,叫他察觉,一般党派之争,他并不会太过在意,更何况百官顾虑得也对。
南疆人杂地险,各族又向来团结排外难以驯化,到今朝才并入国土之中,心中对朝廷并非没有怨气,毕竟谁也不想平白多出个上司。
第一代开国皇帝威逼利诱下,好不容易叫南疆并入国土,为防止各族一家独大,设立土司充任并以世袭制,以便管辖。
若是此时开战,地方各族土司定然会大乱,可若是不开战,岂不是就此趁邻国之意?且又太过窝囊!
如此看来,定然是有心人想要扰乱南疆!
放眼各国,南疆邻国的密土国的可能性更为大一些!
孝治帝沉思一番后,问道:“始初动/乱为何?可曾派人审讯?”
兵部尚书作为通关天下军情的官员,自然首当其冲。他往前站出一步,回道:“回禀陛下,动/乱者已然找出,只是……”
孝治帝看他吞吞吐吐,有些不耐,“闵爱卿若是出言不便,不若归乡休养一番。”
兵部尚书一听,哪还敢再磨蹭?只怕孝治帝看他不顺眼,直接叫他回家休养,谁知道等休养完,兵部还是不是他地盘?
他硬着头皮道:“谢陛下宽宏,老臣无恙。只是动/乱之者为宁族土司嫡长子——耶鲁刻覃。”
宁族为南疆实力最大的势力,实力可见一斑,而耶鲁刻覃为下任土司继承者,孝治帝对其也略有耳闻。
据说此子生得高大威猛,有一手训狼为己所用的好本事,每逢节年之际,宁族土司总会书信大夸特夸,顺带再拍一下孝治帝的马屁,以表忠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