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6(1 / 2)
也不缺钱,请护工的钱,还是出得起,没必要因为一点小钱,让自己人累倒。
护工是一位二十八岁的小伙子,据他说原来是临床护士,在医院非常吃香,但是工资低得可怜,总是要值夜班不说,还经常‘自费’上班……
在一次偶然发现,护工这个行业来钱快,每月得到的‘工资’比当护士高,做的工作比当护士相对轻松一些,因为护士可不止是看护病人,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完全靠‘铁饭碗’来安慰自己。
出来工作几年,家里也需要钱,于是他咬咬牙辞了这个岗位,降维适配当起护工。
每种选择都有得失,虽然在别人看来没有长远发展,但是这钱是真的多啊!
他本身就是护士出身,具备高纬度护理技能,那些有钱人的病患家属,最喜欢找他看护了,如果病人出院,还会给一大笔红包作为吉利与感谢,如果遇到没治过来的,家属也会给一笔钱作为报酬。
虽然说人的基数大了,素质总会参差不齐,但是有钱总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见到又来了个大客户,护工没有表现出喜意,毕竟病患家属正难受着,他表现出高兴,这不是得罪人吗?
他签好合同,收下预付款,安慰对方:“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把叔当成我家人照顾!”
萧衍也没解释自己和大爷无亲无故,点了点头,又给对方转去一笔钱。
“这些拿来给他买点水果、生活用品和洗换用品,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我。”
大爷目前还未清醒,需要人陪伴照顾,萧衍给护工在附近酒店开了间房。
刚才问过医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大爷应该会住个两三周就能出院,所以他和护工签的合同为按天算。
那边孟小凡刚从楼下回来,她按着医生所说的忌口,在医院外面买了些补品。
不得不说那些商家惯是有经商头脑,外面的生活用品店,便利店和医疗器械,除了大多营业到很晚,其他的几乎都是24小时营业,充分地考虑到医院病人需要买东西时的便利。
回到病房,萧衍他们也没有呆太久,因为隔壁床的病人需要休息。
第二天上午十点,萧熠煌出了趟门买三轮车,没有劳烦司机,人生中第一次坐地铁。
这个时间并不属于高峰时期,地铁上的人流并不密集。
大妈推的三轮车店在东区,坐地铁将近四十多分钟就能直达。
除了地铁站,开启导航,步行八分钟,便看到一家名为迪迪的车店,外面摆放着排放整齐,有的还系上了大红花的电动车、电动单车、电动三轮车,甚至还有家长专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电动四轮车。
那车长得奇形怪状,像是一条鱼被拦腰截去一半,只剩下个鱼头。
“进来随便看看,有喜欢的都可以试试。”店家非常热情。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独自出门,没有乘坐代步工具,这说明对方有要买车的打算!
她迎接上来:“小帅哥,想买什么车啊?我给你介绍看看?”
萧熠煌还是第一次被人当面叫帅哥,他有些不太好意思:“我是陈姨介绍来的,就昨天傍晚加您好友的那个。”
将手机页面打开,店家瞧了一眼,拍手道:“哎哟,原来是你啊!长得这么帅,我都差点认不出了!想买和陈姐一样三轮车是吧?来这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