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2 / 2)

加入书签

陈伯扬拍拍汤岁的手:“在这里等一下。”然后起身向客厅外走去。他也跟着起来,却没有可以躲的方向,只好傻傻站在原地。

透过落地窗,他看见陈伯扬与老人简短交谈,后者有些意外地挑眉笑笑,而后往客厅看来。

庆幸的是,陈伟文同汤岁打过招呼没有多停留便上楼了,态度平和得让人意外。

汤岁想起汪浩安之前说陈伯扬的父亲性格急躁,母亲寡言冷淡,陈伯扬其实最像他爷爷,亲眼见了才明白,那种待人接物的分寸感、举重若轻的从容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别紧张。”陈伯扬掌心握住汤岁的后颈捏了下,示意继续吃饭,“我没骗你吧,他不打小孩。”

汤岁松口气,不过食量却受心情影响,只吃了一碗馄饨。饭后陈伯扬又叫人送来两份马蹄龙眼冰,昨晚那份来不及吃已经浪费掉了,所以汤岁格外珍惜。

暮色渐沉,陈伟文立在阳台修剪一株蝴蝶兰,听见推门声头也不回地问:“把人送回家了?”

“对。”陈伯扬斜倚在书桌边,“我哥最近怎么样?”

“医生说是好很多,但我瞧着也就在许庭面前好点。”陈伟文叹口气,“不过我听说许家父母挺着急,已经在物色联姻对象了,那孩子的结婚事宜必定会提上日程啊。”

陈伯扬没说话,起身把浇好水的盆栽一样样挪回去,不知道在想什么。

看了他片刻,陈伟文将手擦干净,问:“别操心别人了,你呢,这再等下去就是过年,不回家看看?”

“家里有人吗。”没有任何反问的语气,陈伯扬淡淡道,“我可以回伦敦,但不会回家。”

陈伟文心里发愁:“明节在国内已经快七年了,他有苦衷,所以你爸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我知道你不愿意,但这个家不能散。”

“我年纪大了,很多事力不从心,可绝不会让你受委屈。况且今天看见的那个孩子,你如果是认真的,这件事也该提前和父母知会一声。”

提起汤岁,陈伯扬目光才有所松动,陈伟文拍拍他的肩:“回去过个年吧,你爸那边我会打电话。”

浓稠的夜色漫进室内,半晌,陈伯扬才应声:“我知道了,让您费心。”

【作者有话说】

让回去过年不愿意

一提回去出柜就愿意了

第34章

寒假接踵而至,汤岁依然保持着三点一线的轨迹,但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舞蹈室里。

国际赛事要求专业能力高,但李老师说专业能力只是基础,评委更在意作品的文化深度和情感共鸣力。

她之前为汤岁选择了一种颇具优势的方法——根据诗词文化编舞。

东晋时期作者孙绰的《秋日诗》,主题立意简单,而且可以用肢体语言跨越文化隔阂,毕竟评委席上有好几位国外艺术家。

选曲出自某位导演的经典武侠片中的配乐,分为三段。前期是古琴单音泛音、风声采样,中期则转为萧声和稀疏的木鱼节奏,后期一段大鼓搭配钟声。

每一段都能和诗词以及自编舞对照,这段时间老师不断调整汤岁的动作设计,她认为汤岁适合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优点:神态。

《秋日诗》舞蹈主题是“物哀与逍遥”,魏晋诗人“悟生死”,神态设计上必然会通过大量的散淡来衬托立意。

汤岁自带一种突出天生的清冷疏离感,无表情反而加分。李老师说为凸显对比,到时灯光会制造冷中藏暖的反差,避免给评委们一种过于高冷的印象。

假期里来练舞的学生不多,连老师都只在上午来,她监督汤岁跳完一遍后,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