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9(2 / 2)

加入书签

“开会的时候介绍过,刚刚那个人其实是军医,不是真正的教官。”他小声补充,“虽说这里是雪鹰人人都是精英,但是哥你怎么连军医都打不过啊。”

这是两个小战士和路怀勋最后一次称得上轻松的聊天,当天晚上选训正式开始,他们像被海浪推着往前走,要速度要成绩更要质量,更绝望的是,吃饭睡觉都成了奢侈。

无止境的跑道,危险未知的丛林,变化莫测的靶位,甚至还有在极端环境下忽然被没收了枪械装备……

运输车永远跟着救护车以防万一,战时模拟深刻且痛心,生命的脆弱令过去宣誓过的句子层层镀金。

吊在身后的时钟把每个人逼到极限,但是依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实力留在雪鹰。

每一轮计分公示都有超过半数的人掉队淘汰,强者如云的队内差距很小,计分制成绩单背后,入围线内的名字每天都在大换水。

除了和大部队远远拉开距离的第一名。

路怀勋。

他是整个选训队伍里的异类。

不管是常规定时定点列队还是深夜凌晨的紧急集合,路怀勋永远第一个到达,永远最高效精准地完成任务。

而在某些高强度任务里短短五分钟的休整时间,他又可以在任何恶劣环境里找到能闭目养神的位置,哪怕是丛林沼泽边。

好像从选训开始的那一刻起,他的世界里就只有作战和休息。高强度作战保证成绩和速度,见缝插针调整状态随时为下一次作战做好准备。

学员们有很多次看着他那令人望而生畏的成绩在想,过去听说的、影视文学里描写的、包括动员讲座国防军报里描述的特种兵形象,都在路怀勋身上完美契合。

可就是这样的人,现在仍在选训的队伍里争夺进入雪鹰大队的名额,甚至听小道消息说,他曾经报考雪鹰多次未果。

那正式的雪鹰队员该是什么水平……

时间越久,路怀勋带给他们的震撼越多,他们对正式雪鹰队员的敬仰也就更深。

这样的效果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翻倍,点燃了学员们对于雪鹰的空前热情。

然而热情归热情,该淘汰还是要淘汰。

到选训后半程,队里的人数已经只剩下十分之一,跟路怀勋一起进来的两个小战士以吊车尾的成绩侥幸留下。而此时,更严峻的考验已经拉开帷幕。

山地越野。

教官组全程严格轮守,医疗组二十四小时严阵以待,直升机随时待命。

每年选训都有大大小小的意外,他们要做的就是降低意外发生率,力图把事故解决在第一线。

第四天,考核区域下了小雨,不仅对学员来说难度翻倍,医疗组的压力也更大。

彭南带队守在越野终点,一边对恶劣天气的影响有些担心,一边计算着时间,以路怀勋的实力,今天就能完成总长了。

到中午,通讯器传来消息,却不是什么喜讯。

有学员意外受伤宣告退出,孟旭要求距离最近的医疗组集合协助。

电子地图显示的目标位置离终点很近,整个学员队伍里能用四天走到这里的人并不多。

邵言蹭得一下站起来,“谁受伤了?”

“谁要退出?”彭南也在频道里叫孟旭。

“不是他。”孟旭仿佛知道他们担心什么,“学员轻伤,出意外受惊吓才要退出。”

彭南放心了,这种事常有,意外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让人直面生死瞬间,学员接受不了难以继续完成考核,轻伤已是大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