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6(2 / 2)

加入书签

弘书难过的说不出话来。

乌拉那拉氏故作轻松的笑道:“放心,至少在见到本宫的大孙子之前,就算阎王亲自抬轿来接本宫,本宫也是不走的。”

弘书吸吸鼻子,闷声反驳道:“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孙女也好,长得像您。”

“对对对,孙女也好,孙女更好。”乌拉那拉氏连忙道,“长得像我就算了,我也不好看,大孙女自然是要长的倾国倾城的。”

弘书不同意:“您哪里不好看了,在儿子眼里,您最好看。”

乌拉那拉氏被儿子哄的心花怒放。

离开畅春园,弘书回去就将上书让他选秀的人都骂了一遍,不分青红皂白,骂的一些人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又是哪里触了皇上的霉头。

骂完后,弘书发旨,大意是父母皆病,朕侍疾尚且没有多少时间,还有时间沉溺女色?朕到底是多不孝才会做出这等人神共愤之事。

发完旨,弘书又连下好几道旨意,秉承着有时间关心闲事就是工作还不够饱和的理念,把六部指挥的团团转,连旬休假都没得休。

六部都是大佬,他们没得休,下面的自然也别想轻松,顿时间,大清朝堂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始作俑者满意的点头,只要大家能保持这股冲劲,相信大清一定能在接下来的工业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郑板桥忙了一天回到家,连最喜爱的画都没时间品鉴,就一头栽倒在床上昏睡过去。

专门在下衙后来找他畅谈的好友十分无语,第二日一早专门来堵他,一见面就抱怨道:“你如今当了官,我是想见你一面都难了。”

郑板桥着急上衙,边走边跟好友告罪:“实在公务繁忙,我这几日回来都是倒头就睡,跟内子都没能说得上几句话。”

郑板桥原配去世已有八年,去年中进士后回乡省亲,才经人说媒续娶了现在的继室,还属于是新婚燕尔的状态,这都没精神说话可见是真的累狠了。

好友看他是真着急上衙,边陪他走边稀奇道:“你这官当的怎么和我知道的不一样,官老爷不应该一杯茶一本书,一坐一整天吗?”

郑板桥深深的叹了口气:“你那都是哪一年的老黄历了,太上皇在位时,你说的这种情况就很少了,至少六部没几个能这么悠闲的,到当今登基,能按时下衙的都是能力佼佼者。”

好友闻言惊悚,后怕道:“还好我对做官没兴趣。”又看了看四周,神秘兮兮的问道,“你不是和……通过信吗,不如你再写封信?”当初太子亲自给郑板桥写信表达仰慕之情,在他们这群好友中可是很轰动的,不过郑板桥为人低调,不愿宣扬,所以除了他们这群好友,没人知道。

等到太子登基,他们这群人都在猜,皇上会不会让郑板桥去御前听用,所以跟着郑板桥前来京城,就是想试试有没有机会,通过郑板桥把自己的作品呈给皇上一阅,若能得皇上的一二夸奖之语,最起码也能在他们的族谱和县志上留下一笔了。

但现实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郑板桥殿试中了二甲第八十八名,翰林院的入馆考试没过,只能去六部当个笔贴式。这甚至已经算好的了,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