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2 章 · 归途(2 / 2)

加入书签

莫声谷心中一喜:“我这就叫无忌孩儿来。”

他风风火火冲到后山,逮住攻读医书的张无忌,“走,跟我去见你师姑。”

张无忌不忍师伯师叔们失望,哪怕早就想好“大不了我也死了,同爹爹妈妈一处”,也还是随他上堂,拜见尚未蒙面的小师叔:“晚辈无忌,见过师姑。”

钟灵秀好奇地瞧向他的脸孔,青青白白,寒毒入五脏,果然是命不久矣之兆。

“是寒冰……不是,玄冥神掌。”她与世隔绝久了,脑筋回转不过来,嘴瓢说岔,“不要紧,我会想办法。”

俞莲舟问:“师父说,唯有九阳神功才能救无忌,正想去少林一趟。”

钟灵秀颔首,堂上人多嘴杂,许多事情不好细说:“我先去拜见师父,还有无忌的事,咱们也商量一下。”

她摸摸张无忌的头,半大孩子体格壮实,头发浓密软绵,挺像作伴的小羚羊,“你受苦了。”

无忌鼻子一酸,忙低头瓮声瓮气道:“我没事,师姑快去见太师父吧。”

他自个儿想爹爹妈妈得很,便以为她也一样,别有一番可怜可爱。

钟灵秀没再说什么,按住他的肩膀:“你同我一道去。”

无忌只觉她掌心传来一股热流,驱散了纠缠五脏的阴冷,他好像没那么疼了,紧缩的肩膀舒展开来。再一转眼,人就在紫霄宫外,往后院的静室去。

张三丰已经听见脚步声,推开门扉,欣慰道:“回来了?武功似又精进许多。”

钟灵秀躬身拜倒:“不孝徒儿一去多年,劳累师父记挂。”

“无妨,此事原怪不得你。”张三丰以为她是躲避杨逍的纠缠,自不会责备,“关于无忌的事……”

“几位师兄都对我说了,正要和师父禀告。”钟灵秀将张无忌推入房中,掩起房门,“我这次去往昆仑,其实是寻九阳真经去了。”

张三丰讶然:“九阳真经?”

() “昔年何足道到访少林,为尹克西传话,他是昆仑弟子,向来在西域走动,十有八-九是在昆仑附近遇见他的。”切身体验一番,钟灵秀才知老前辈的书为何家喻户晓,处处都有线索伏笔,“他曾对觉远大师说‘经在油中’,我想彼时身边如果有油罐等物,何足道不会不翻找一番,他自个儿都想不明白,肯定有些缘故。”

她盘坐蒲团,不紧不慢讲述编好的故事,“我到了昆仑,那边的人说话与中原略有不同,也不产油,我就想,也许油不是油,是盐也说不定,便在周边寻找盐碱地,花费好些日子却一无所获,后来遇上寒冬暴雪,不得不寻一处温暖谷底暂避,因此发现一头白猿,腹有外疮,伤痛难治,我替它割下脓疮,方知是外物所致。”

张三丰顿时动容:“莫非——”

他看向张无忌的眼神难掩激动,“你已经……”

“是,师父,经在猿中,我已寻到《九阳真经》。”钟灵秀取出经书,恭敬地呈上,“无忌为阴毒掌力所伤,只要修炼九阳真经便可痊愈。只是经文艰涩,他怕是要花些日子才能领悟,在此之前,就由弟子为他疗伤。”

张三丰泪光盈然,情不自禁道:“好好,无忌,你有救了。”

他慈爱地抚摸着张无忌的头,又看向自己的弟子,迟疑一刹,还是推回经文,“你千辛万苦寻回经书,能教无忌已然足矣。”

“武功若不能发扬光大,不过残书一卷。”钟灵秀道,“之后传与何人,还要师父示下。”

她看了张无忌一眼,斟酌道,“关于无忌的事,我在外头也听说了,五哥五嫂已殁,想找屠龙刀和谢逊的人却不会善罢甘休,他还小,如何应对得了层出不穷的阴谋算计。”

【作者有话说】

注:

1、张无忌到昆仑的时候,何太冲娶到第五个小妾,现在设定没这么多,倚天原文对陈友谅不太友好,没写到他自立为王,所以和原著有出入。

2、按照传统的用法,师伯师叔都可以指女性,因为这个伯叔是伯仲叔季的意思,也就是排行,不是男性长辈,但金庸原书里谢逊称阳顶天的夫人为师姑,故沿用了该称呼。

-

张翠山和殷素素还是死了,之前也有读者分析过,如果俞岱岩不残,可能张翠山不会自戕,我的想法有点不一样。我觉得张翠山的死很难避免,一方面,逼上武当山的人是为谢逊、屠龙刀,一个是为仇,一个是为利,不会轻易罢休,武当依然因为张翠的缘故,要被武林施压,还有少林僧人的死没有改变,寻仇的压力在,张翠山面对的问题就在。

另一方面,这也是张翠山的性格所致,他用性命替妻子赎罪,是重情义的表现,但也太草率了……相比之下,张松溪在原著中各种施加人情,让龙门镖局的亲友放弃报仇,至少是在想办法。

-

总而言之,张翠山是自刎,我个人感觉,他本人的性格因素占很大比例,俞岱岩没有残疾只是少了一点同门压力,在面对武林人士的逼问下,他无法出卖谢逊,又不想给武当带去麻烦,大概率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一家之言,不一定对,但本文就这么进展了。

————————————————————————

分享文件:

本文档由JYYW整理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