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7 章 第 87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87章第87章

梅氏亲自送了自家腌制的春不老来,还做了排骨包子和梅干菜包子给女儿,妙真咬开皮儿,见排骨包子里还放了鹌鹑蛋,不由道:“娘真会做,说实在的,女儿就想这一口。但我厨艺还是不成,这些年也没太多机会做,还好有娘啊。”

“你成日替人看病,哪里有功夫琢磨吃食,你要想吃,悄悄让人跟我说,娘给你送过来就是了。”看女儿吃的香,梅氏很是欣慰。

妙真笑道:“我这么大了,还这样贪嘴,别人知晓定然会笑话我的。”

梅氏摆手,不太在意:“这有什么,你现在也不是刚进门的年轻媳妇了,行事也有分寸,家里还会说什么。”

“也不是这么说的。”妙真就把楼太太大闹大房打秦樱的事情说了。

梅氏听的咋舌:“以前这位太太架子摆的高一些,如今怎么如此不成体统?莫说秦樱和你小叔子没什么,就是有什么,你也该捉奸拿双啊。”

妙真点头:“她约莫也是好心替女儿出头,想着楼琼玉嫁进来这么些年,早站稳了脚跟,六弟为人随和,她原先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想到我公公出来让六弟把人纳了,孝期一过,就让秦樱进门。”

“这么一来你弟妹就可怜了。”梅氏曾经给萧老太太祝寿,是见过秦樱的,那位姑娘生的雪肤花貌,我见犹怜,且颇有心思,并非寻常好对付的妾侍。

况且她父母双亡,能巴着的人只有男主子,恐怕是浑身解数的要讨好丈夫,楼琼玉虽说平日也无行差踏错,但人老实没什么情趣,和秦樱一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妙真叹了一口气:“是啊,但是妻妾身份有别,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事情总要往好的方面想的。

梅氏却不以为然:“什么不一样,能让男人放在心底的人,那才是他喜欢的人。妻妾还不都是看男人的脸色,咱们女子说来还是指望男子的良心过日子。你看你爹,就是富贵了,也从来都不嫌弃我。”

“娘,您比我爹好看多了,我爹做什么嫌弃您?”妙真想她爹脖子短,人还有点胖乎乎的,娘这个年纪皮肤还白皙,身材苗条,相貌也还不错。

听妙真这般说,梅氏想还是女儿贴心,她便道:“你也别误会你爹爹,他除了写话本子,平日就没什么爱好,写话本子常常熬到深夜,都快要他半条命去,哪里还有功夫想那些。”

妙真吐了吐舌头。

吃了娘做的包子,妙真打起了瞌睡,梅氏见状就道:“你平日也别太累了。”

“没法子,家里过几日就要出去打醮,我索性把病人都喊了过来,全部看完再说。”妙真也是无奈。

母女二人又说了些体己话,主要是操办坚哥儿的亲事,修葺新房,重新换家俬,还得定名厨都得梅氏来。

妙真也跟着出了几个小主意,梅氏就道:“我不打搅你了,你好生歇息。”

“女儿给您的阿胶、燕窝,您平日也炖着吃,别总想着留给旁人,自己生

任氏自问她也不是偏心的婆婆,就连先前分老太太的遗物,也是均分,没有因为萧景时做官就多分一些。但平心而论,这三个儿媳妇里,徐氏的确最为孝顺贴心。

长媳韩氏为人很是有些糊涂,常常顾着娘家,楼琼玉则是自己本事不成,倒是怪罪萧家人,常常生闷气,难道做婆婆的还要看儿媳妇的脸色不成?

这么一比较,她的心就偏了些。

如此连萧景时都看出来了:“娘现下对你倒是挺好的,昨儿我过去,她还说你看病很累,要我多体谅你。”

“将心比心罢了。”妙真笑道。

二人说话间,想起回来已然一年了,马上也要除服了,不知京中的人如何?

先说常安公主顺利诞下一位女婴,和驸马感情也好起来,但她多召见一次驸马,蒙嬷嬷等人都觉得不妥当劝说于她,还阻绝内外,章驸马只要使钱才能进公主府来,饶是如此,碰到蒙嬷嬷等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未必放驸马进来,夫妻二人对这些刁奴也是痛恨不已。

但蒙嬷嬷是宫中派出来的,平日里对她的事情照料周到,说的话冠冕堂皇,她们实在是抓不到什么把柄。

再有岑渊在刑部做主事做的不太快活,他刚在户部混熟了,在刑部办那些案子,又得重新熟悉,案牍劳形,常常很累。

又岑父在任上碰到一桩大案,隐约觉得有危险,遂辞官带着老妻在京中儿子的宅子里住下。

萧素音如今还要侍奉公婆,讨得岑夫人一个笑脸后,才回房去。

岑夫人却对身边的人道:“那萧氏就是做面子功夫,昨日她说她亲自下厨,可我何尝喜欢吃什么樱桃肉,我最讨厌吃酸甜的,可见她并不是真的用心。”

因为萧素音和岑渊感情一般,岑夫人如今也是变了态度,对萧素音诸多挑剔,萧素音叹了口气,心中希望娘家人赶紧回来,三嫂四嫂都和她关系不错,她也多个去处。

然而岑渊和岑父说起萧家的事情有些不屑,“萧三倒是罢了,他老丈人是个滑头,谁也不得罪的人,早就把官位选好了。萧四这个人得罪了严党中人,当时是有巡宣大的功劳在,严党不好下手,如今他马上起复,怎地不会给他点颜色瞧瞧呢?”

然而岑父道:“这萧四也算是本乡有名的才子,就是性情不大能够容人。”

“谁说不是呢?且看着吧。”岑渊已经有所耳闻了,但他也不会知会萧景时的,现下的萧景时恐怕还以为他做过吏部主事,在吏部有门路吧?但尚书是严党的人,下边的人怎么可能不听上官的呢?

有时候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想起萧景时可能的境遇,他再想想自己好歹也是京官,到底心下舒服许多。

三房的萧景添出孝之后就已然接任调令,入京为官,众人闻言十分高兴,长房、二房都分别设宴,就连刘氏、卞氏因夫婿要在京读书,都要跟着过去。

高氏一一与众人惜别,暗自问起妙真:“四弟怎么打算的?”

以前完全不同,说话不疾不徐,行动间也是慢悠悠的,很有气韵。

妙真倒是觉得家里人没怎么变,徐四娘还是那般喜欢占小便宜,一个劲儿的把自己的儿女往上凑,就是为了讨见面钱。妙莲有些小私心,但比起妙云来,她算是脚踏实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