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劫持 | 更新+30w营养液加更二合一(1 / 2)
第110章劫持|更新+30w营养液加更二合一^……
皇帝沉默无声。
朝臣直接就飞云卫失火一事争论了起来。
毕竟这事确实蹊跷。
且不说要潜入处于皇城的飞云卫署区就是一件难事,烧的还刚刚好是个尸体。
人都死了,谁废这么大劲非要烧尸?
还是说……枭王没死,烧飞云卫就是为了造出一具虚假的尸体?
纵火之人和之前行刺天子的人一样,只留下了难以查清的痕迹。
一切都不明晰,那么便一切都有可能。
朝臣们越争越凶,直接在御前吵了起来。
这时。
比谁都明白枭王早已成了一具焦尸的楼相出列跪下,沉声道:“陛下命臣监刑,而后将尸身交于飞云卫。行刑结束之后……”
他更是沉痛,“因枭王和臣实有自幼相识之情谊,臣不忍细看,并未亲自确认枭王是否没了气息,此节实乃臣之疏忽。”
“若其中出了差错,臣万死难辞,请陛下降罪。”
皇帝看了他一眼。
“昨夜是何人行刑?”
楼轻霜报了名字。
皇帝没让他起来。
“把这个人和许堪一并喊来。”
宫人上殿跪下,一听问询,面色惨白,不住叩头:“陛下明鉴,奴才真的查验了,确认是没了气息的……”
许堪见惯了风浪,冷静跪在楼轻霜身旁,并不辩解:“臣失察,请陛下降罪。”
“请朕降罪,”皇帝冷笑一声,“上一次刺客明目张胆到了朕的面前,你们没抓到人,也是请朕降罪。”
“现在,一个逆子死没死,你们都说不出所以然来,还是只知道请罪。”
皇帝陡然把手上奏报的折子往前一扔,“你们上朝,是来请罪还是办事的!”
百官哗然变色,尽皆跪下。
太子殿下神色一凛,离开听政的座椅,跪在最前头,顶着天子怒意,从容不迫道:“臣等无法为陛下分忧,乃臣等之过,陛下切莫动怒,伤了贵体。”
皇帝张口想说话,一开口又是接连不断地咳嗽。
高惟忠赶忙递上温着的药汤。
皇帝稍稍止了咳喘,却许久没有开口。
降罪发难……如何降罪发难?
眼下要罚,那首辅和天子亲卫的首领就得一起罚。
官场接连变动,内阁一年内都换了两任首辅了,再罚下去,他还能用谁?
楼轻霜和许堪已经是他最能信任的重臣了,都罚了,他又如何在多事之秋立刻找出有能力顶事又不会心怀鬼胎的人?
分明还在清晨,皇帝却精疲力竭。
他在朝堂的龙椅之上坐了二十三年,从前只觉万事在手,台下明争暗斗看得一清二楚,没人能瞒过他的眼睛。
可如今,他才在龙椅上坐了不到一
己的力有不逮。
皇帝看着跪在眼前的年轻人。
他的目光又往后,透过楼轻霜,看向还未关上的殿门,看向殿门后的迂回长廊,看向那看不见的朝堂,似是看到了早朝之时,不到二十的太子鲜活热烈,在他止不住的咳嗽声中,同朝臣们争得有来有回。
沈骓猛地咳出一口血。
站在一旁看在眼中的高惟忠大骇:“陛下!”
“轻霜,”皇帝暮气沉沉地说,“拟旨,太子一片孝心,忧朕病情,愿上筑星台长住,为朕祷告上天,不得带暗卫随行。今日起,由你监国,若非无法决意的军国大事,诸事皆由你来代批……”
……
圣旨传至东宫,宣往内阁。
筑星台看似是摘星赏月通达天听的高台,实则下方是宫中的刑台,每年都得请护国寺的高僧来念经诵佛,中元还得烧点纸钱送走亡魂。
这种地方,哪里是什么适合祷告上天的地方?
圣旨看似是让太子祈福,让楼相监国,可这祈福之地选得意味不明,监国的人是首辅而不是太子,显然是想限制太子在朝中的名望。
圣令甚至还特意不让太子带暗卫随行。
皇帝不知道是谁刺杀过自己,也不知道谁烧了飞云卫,却知道,熟悉宫中地形的习武好手最有可能——暗卫便是这样的人。
长亭宫彻底没了人烟,其余王侯不住在宫中,嫔妃没有暗卫,除了直属于皇帝的飞云卫,那可不就只剩下东宫有可能养着这种人了吗?
圣旨已经是明晃晃地在敲打年轻气盛的储君了。
哪怕楼相是位人人都敬重的高洁君子,百官们私底下还是议论纷纷:圣旨一下,太子面上不太过得去,楼相反倒掌了国之大权,这两位面对面该如何相处?
——自然是该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
东宫里,魏白山还在使唤着其他宫人为太子殿下收拾去筑星台的用物。
还有宫人刚刚从寝殿中出来,带走了用完的沐浴之物。
对外说是前往筑星台祷告前沐浴净身的太子殿下穿着寝衣,软绵绵地卧在软榻之上。
他看着楼大人齐整地穿回官袍,将那花样实在多的玉带束回腰间,拎着他的外袍来到他面前。
这人边为他穿上外袍,边问:“筑星台不如东宫舒服,殿下可以每夜回东宫就寝,让云三回去护着殿下,入夜了装成殿下睡在筑星台。以殿下的武功和云三的轻功,偷偷换人之后回东宫,无人能发觉。”
沈持意摇头。
“今日之事,是你我预料之中。我越让沈骓警惕,沈骓便越是信你……”
他这些时日以来在朝堂之上锋芒毕露,正是他和楼轻霜商量好的。
既然他这个太子无论如何都会让日暮西山的老皇帝忌惮,不如就把这个忌惮坐实,让沈骓忌惮他,让沈骓……害怕他的年少气盛。
害怕才会让人失态,才会让沈骓慌不择路地拉紧能“信任”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