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 策略(1 / 2)
第109章·策略
魏阳带队的摸排工作成果显著,厚厚几摞走访笔录堆在办公桌上。
经过细致筛选,三名最符合犯罪心理画像特征的嫌疑人已被依法传唤至局里:油漆工孙小海、保管助理葛明、搬运工王顺。他们此刻正分别坐在不同的询问室里,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心理画像小组办公室的白板上,画像的核心特征:男性、20-30岁青壮年、矮小、瘦弱、压抑、自卑……依旧醒目。
表格旁边,新贴上了三张嫌疑人基本信息表,以及摸排组整理出的关键点摘要。
范威去处理其他紧急事务,将审讯前的策略制定交给了姜凌团队。
姜凌站在白板前,目光扫过三名嫌疑人的资料,最后落在围坐桌边的李振良、周伟和刘浩然身上。
雨停了,但窗外天色依旧阴沉。
“人带回来了,画像锁定的目标就在眼前。”姜凌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画像只是指引方向,找到纵火的动机和证据才是关键。现在,结合摸排信息,队里给了我们任务,要对这三个人的心理进行深层次分析,找出他们的软肋,制定针对性的审讯方案。”
姜凌看向一直在研究犯罪心理的刘浩然:“浩然,你先说。基于画像和摸排信息,这三个人,谁的心理状态最不稳定?”
刘浩然立刻翻开他的笔记本:“从摸排信息来看,为三名嫌疑人都符合画像的基础特征:内向、存在感低、有挫折经历。但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可能的触发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便于说明,刘浩然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指向孙小海的照片与信息表。
“孙小海,23岁,油漆工,1米58,很瘦。这是画像吻合度最高的目标。工友描述他怕见光、被训斥时死死攥拳头。这显示他自卑感极深,长期处于被压抑和可能被欺凌的状态,内心积压着巨大的愤怒和屈辱,但缺乏宣泄渠道。他的防御机制是极度的退缩和压抑,将一切负面情绪内化,这种长期的压抑就像一个不断加压的高压锅,也许有一天,就会突然爆发出来。”
刘浩然顿了顿,加重语气:“他的‘触发点’可能是任何一次看似平常的、针对他个人能力或存在的羞辱性事件。比如工头又一次当众斥责他笨手笨脚、没用,或者工友一个充满嘲弄的眼神、一句‘小矮子’的玩笑。对于长期处于这种环境的人来说,最后一根稻草可能很轻,但足以引爆累积的破坏欲。纵火,对他而言,可能是唯一能让他瞬间感受到强大和报复世界的方式。审讯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那根最后的稻草,引导他释放长期压抑的屈辱感,承认纵火带来的那种扭曲的掌控感。”
说到这里,李振良叹息了一声:“这个孙小海,让我想到了陈安平。他长期被PUA,孩子是他最大的软肋,当得知何美娜怀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他便控制不住的情绪。”
陈安平现在已经在周伟战友所在的和顺酒店成为大厨,生活得有滋有味,和心理画像小组成员,尤
而且他是油漆工,能接触、获取到助燃剂。”()
“楲??抗?”???乧?澂?“3?瞍歰?????靺???歰??膉????獞?繧暋?葶????g??????????蕐??艦????`酵葶?????湸厐??獞?涙葶???”
?本作者胡六月提醒您《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振良立刻接话,思路清晰:“摸排显示,葛明作为保管助理,和范国平有工作交集,接触比较频繁。孙小海是油漆工,主要在作业区,与保管员直接接触较少,但领取材料时需要。王顺是搬运工,与保管员接触也主要在领料、出入库时。从这里来分析的话,葛明的嫌疑更大一些。”
“很好。”姜凌转头看向李振良,“大伟刚才已经提出了审讯重点,那接下来,良子你来安排一下人手,重点是审讯策略和分工。”
“好的。”再一次被姜凌委以重任,李振良不再像以前那么惶恐,态度淡定了许多,挺直了腰杆,看向众人,“嫌疑人孙小海是我们的主攻目标,主审就由组长来,浩然当副审,可以吗?”
第一次安排组长,李振良有点不好意思。但姜凌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坐回椅中,微笑点头:“好。”
李振良受到鼓励,看一眼孙小海的信息表,根据刚才周伟提出的“安抚”策略,开始细化审讯过程:“孙小海的审讯,一定要避免直接对抗,营造一个和风细雨的低压环境。可以先询问其日常工作、生活情况,重点放在其感受上。”
被委以“副审”重任的刘浩然反应很快,迅速在记录本上拟出问题。
——在仓库干活累吗?
——和工友们处得来吗?
——有工友反映,某某工头有时说话比较重,你会觉得委屈吗?
——听说有人开过关于你身高的玩笑,当时心里怎么想的?”
李振良很满意队友的行动力:“浩然拟的这些题目很好,询问的时候要重点观察他的情绪波动点。如果发现有呼吸急促、身体紧绷、眼神躲闪的反应,那就引导他描述具体事件细节和当时的感受,比如问他是不是感觉生气、有没有无助、有没有想要反抗,并强调这种感受的长期性和累积性。”
刘浩然道:“情感铺垫充分后,我们就可以连接纵火动机了。组长看看这些问题怎么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