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1章

很快地,大明几位内阁成员齐齐探讨起了久坐成痔的问题。

痔疮这种东西,自古以来都很爱找上读书人,只不过有的人秘而不宣,有的人却热爱挂在嘴边。

比如正德皇帝一朝,有位叫做李东阳的首辅就大大方方地把自己得了痔疮的事情广而告之,以至于皇帝都给他赐下痔疮药慰问……

这还是近的,远的还有赫赫有名的苏东坡,那也是个饱受痔疮困扰的大文豪,不仅写诗记录自己痔疮发作时的痛苦,还跟亲朋好友分享自己多年治疗痔疮经验摸索出来的宝贵药方。

从这些大嘴巴文臣前辈们留下的哀嚎可以看出,文臣群体属于容易得痔疮的高危人群,就看你愿不愿意面对而已。

张居正跟高拱聊起久坐危害的时候,徐阶他们也都在旁边听着。

有些话题平时大伙羞于启齿,可一旦有人开了头又挺想交流交流。

在场就不止一个人已经有此困扰,要么跟着聊上几句,要么竖起耳朵听其他人说话。

徐阶倒是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他从小命就硬,一岁曾经掉进枯井里,活下来了;五岁曾经摔下山,也活下来了;长大后他又严于律己,连坐姿都永远端正如松,至今都没什么毛病找上门。

得知这话题是张居正起的头,徐阶难免要给他讲一讲养生心得,主要是叫他做起事来别没日没夜地忙活,累倒了自己那不是得不偿失吗?

本来挺正常的劝导,旁边的高拱却笑着来了一句:“论养生功夫,确实没人比得上您老,再急的事情都可以压着不办。”

室内一静。

高拱其人,特点就是一点就爆,甭管你是不是首辅,我不服就是要干。当年他去参加聚会,严嵩来了大家都忙着奉承,他偏笑呵呵地来一句“大鸡昂然来,小鸡悚而待”,一句话得罪了在场所有同僚。

他这脾气显然没有因为首辅换成徐阶就有所改变。

——还是一样臭。

张居正心中无奈,只得坐正了身体不再与高拱多聊题外话,免得徐阶愈发不高兴。

……

顾闲并不知道自己的危言耸听达到了极好的效果,回去的路上他瞧见路边有卖竹炭的,来了兴趣,想买一些回去,摸摸自己的钱袋子却一个铜板都没有。

张敬修察觉顾闲不走了,眼神里对竹炭充满了渴望,也在旁边说道:“如果需要用竹炭,可以直接让人送到府上。”

送到府上自然是走公账,家中会有人专门负责此事,不必他们自己掏钱。

顾闲说道:“那我买点试试。”他上前问过价格,报出了张府地址,让人把需要的竹炭都送府上。

府中倒不是没炭,只不过用的都是木炭。

别看竹子漫山遍野都是,实际上烧竹炭比烧木炭工序要稍微复杂一些,所以市面上竹炭比较少,价格也略高,对普通人家而言不算特别实惠。

顾闲得了竹炭,便又钻进厨房捣鼓起来。

可惜他在吃这方面太舍得花钱了,每年的分润钱有多少吃多少,常年处于钱袋空空的可怜状态。

张居正见他一脸“我怎么这么穷”的愁容,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以为他只是把自己家给吃穷了,原来他还有别的进项?

看来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句话还真不是白讲的。

张居正开始考虑要不要多给人写几篇文章了。

大明官员的俸禄不高,大家额外的花销大多得靠自己想办法挣。

当地方官的话来钱的办法比较多,而当京官的来钱路子就比较单一了。

一是收别人的孝敬。

这个是有风险的,说难听点就是贪污受贿。必须是信得过的自己人才能收,否则回头人家告你一状,你官都可能当不下去!

二是收点儿润笔费。

底下的人升迁、调动或者家里办红白喜事,需要写点文章纪念一下,诚心诚意求到你面前来,你作为一个关爱下属的上司答不答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