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9 章 · 第 29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29章·第29章

王世贞收到张居正让人送来的信时都沉默了一下。

好你个张太岳,你自家妻弟来投奔你,你自己不教让我教就算了,怎么还整天催我当恶人?

想到顾闲那一点就通的聪敏,王世贞心里对张居正的埋怨又少了些。

不得不说,教一个底子好、领悟力也好的学生,确实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这些年他因为父亲的死闲住家中,无心教什么弟子,文章倒是写了一些,但大多都是闲暇时的消遣。

如今教导顾闲习举业,反而找回了点少年时读书习文的感觉来了。

大抵是跟天性开朗的人待在一起多了,自己也会舒坦些。

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这两个月归家处理一些杂事,今儿刚回到京师。

兄弟俩自正月启程归京为父伸冤,陆续听到不少冤假错案平反的好消息,如今已经六月了,他们父亲的事情却还没消息,着实叫人心焦。

王世懋面上也有些愁容,进屋时见王世贞坐在那里对着封信思索着什么,强打起精神上前喊道:“哥哥。”

王世贞回过神来,关切地问道:“家中怎么样了?”

王世懋道:“一切都好,只是母亲记挂着父亲的事,夜里一直睡不踏实。”

他们王家这些年多灾多难,连王世贞都大病一场差点没救过来。别说母亲睡不好了,他也没睡过几个好觉,就怕父亲还没沉冤得雪,他又得送走母亲或兄长。

王世贞面带忧虑,人到中年,最记挂的就是父母。何况他们父亲蒙冤而死,只剩母亲可以孝敬了。

王世懋转开了话题:“哥哥刚才在看什么信?怎地看得那么入神?”

王世贞道:“没什么,是叔大让我多给他妻弟安排些课业。”提到这事儿,王世贞脸上多了几分无奈,说起张居正把顾闲塞给他教的事,“你一去就是月余,我就这么多了个学生。”

王世懋笑道:“看来哥哥对这个学生还算满意。”

王世贞说:“你是不知道他……算了,你见了就知道了。”他取出好几封给王世懋的信,“这段时间有些信送到了这边,我想着你还得来,就没让人送回太仓。”

王世懋点点头,接过信翻了翻,挑出封最要紧的拆开看。

看着看着脸色便有些叹惋。

王世贞道:“怎么了?”

王世懋叹了口气:“是我老师的事,他今年被调任贵州了。”

他老师叫林舜道,不算什么有名的人物。

林舜道是进士出身,后来出任知府,赴任后裁撤了许多铺张浪费的迎来送往经费,每日坐堂处理公务,自己过得十分清贫,可想而知,林舜道是没钱上下打点的。

上头一看,他没钱事儿还多,砍经费砍到自己人身上,便把他安排去了四川。蜀道虽难,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也算是有了那么一点起色。

结果现在还被安排去了贵州。

着自己确实没耐心看完,便比照着目录挑拣感兴趣的内容来看。

到下午他去跟王世贞交流一天读书所得时,一脸惊奇地跟王世贞说:“原来朝廷举办大朝会要用三十头大象!”

所谓的大朝会只会在正旦、冬至以及皇帝生日召开。

顾闲一脸羡慕:“真好,一年只需要干三天活,剩下的日子就待在训象所里吃吃喝喝。”

王世贞:“………”

王世贞当初因为不喜馆选主考官夏言,没有去参加馆选入翰林当庶吉士,升迁道路便注定与张居正他们不一样。

他没辞官归隐前压根没有资格去上朝,只不过他遍阅经史典籍,对朝会礼仪也算有所了解。

王世贞道:“便是常朝,午门前也会放几只大象。”

顾闲还是羡慕:“那也可以轮休!”

这不比那些勤勤恳恳下地干活的老黄牛幸福多了?

王世贞道:“你小小年纪的,怎么净想着躲懒?”

顾闲道:“唉,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我们先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去做更多想做的事。要是把自己累垮了,岂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正说着,王世懋过来了。

王世贞便介绍两人认识。

顾闲知晓有这么个人,据说王世懋冒头的时候,王世贞在文坛已经很有名了,因着他哥字元美,他字敬美,时人便喊他小美!

顾闲再看向王世贞时,眼神就不同了。

是你,大美!

王世贞:?

你这么看我干什么?

王世贞知晓顾闲的性情,完全没打算问他那眼神是怎么回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