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 第 57 章(1 / 2)
第57章·第57章
除了自封为“威武大将军”的明武宗外,明朝后头这堆皇帝显然不像其他朝代的皇帝那样热衷于游猎,文臣也逐渐抛弃祖训耽于享乐。
京师周围的一些猎场便成了勋贵子弟的游玩之所。
这还得是一些比较成器的勋贵子弟,毕竟享受了那么久的优渥生活,勋贵之中也不乏许多像烂泥一样依靠着家族混吃等死的家伙。
徐文璧这个已经入职勋卫的,当然算是比较成器的一拨。张元德则是属于那种骑射功夫了得、人缘也非常好的那一拨,两人俨然是京师勋贵子弟的领头人。
他们两人与顾闲亲善,将顾闲领了进来,旁人待顾闲的态度自也不差。
顾闲受到众人的欢迎,脑袋里却又冒出些不合时宜的记忆来,比如在明末,勋贵子弟大多都不太行了,国家倾覆之时享受了一代代大明百姓供奉的勋贵首先选择了……投降!
但是投降并没有用,首先杀进北京城的是李自成!李自成率领的大多都是农民起义军,最恨的就是他们这些踩在百姓头上不事生产、肆意享乐的勋贵,于是一口气把他们全都杀了,大多还是用酷刑虐杀的那种。
倒是后来南京那拨勋贵投降的清朝,人家觉得你大明的勋贵子弟全是废物,都不稀罕杀你,便大方地留了他们一条命。
由此可见,南京那边的勋贵可能还有得选,京师这边勋贵却是没得选的,就算你直接投降人家也不会放过你!
必须要立起来了!
想到明末的种种,顾闲不由暗暗扫了眼从南直隶过来的魏国公儿子徐邦瑞,在心里嘀咕:在场这么多勋贵子弟的儿孙之中,估摸着只有你一个南京来的能活!
虽然活下来的原因也不怎么光彩就是了。
接收到顾闲目光的徐邦瑞:?
张元德带来的这个朋友,眼神怎么怪怪的?
王宜玉才学骑马没多久,一路上顾闲跟人聊上一会,就要回过头来问她累不累。
王宜玉都笑着说自己不累。她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吹着初秋的凉风策马而行,两旁都是没见过的风景。即便骑马久了会有点难受,但心里还是欢喜居多。
张元德瞧见顾闲对王宜玉关怀备至还有点儿吃味,酸溜溜地说道:“你可真宝贝你师弟。”
那语气,明摆着就在说“我还是不是你最好的兄弟了”。
顾闲道:“那当然,师弟这段时间才刚学的骑马,老师却放心把师弟交给我带着出门,我怎么能不多多关心师弟?我可不能辜负了老师对我的信任。”
张元德想到顾闲老师是那个连吃东西都有点儿端着的王世贞,便也理解了。
他光是想到要和这种人打交道都头皮发麻,顾闲还敢去拜人家当老师,着实令人佩服!
张元德道:“那你是该护着点,现在的读书人都挺弱不禁风的。像我哥,读了几年书便整天在家不动弹,没病都能窝出病来。”
顾闲道:“许是
兄弟俩对视一眼,都没再继续聊顾闲和王宜玉的事,继续把剩下的椒盐南瓜籽给剥完。
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南瓜籽炒出来这么香?家里吃南瓜的时候这玩意大多都是直接扔的。
……
/看/文/会/员/鹅/裙/1/0/4/4/1/9/5/5/7/0/
/管/理/扣/3/8/2/1/1/5/4/6/6/5/
/清/水/肉/文/最/新/完/结/各/种/定/制/合/集/
顾闲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抵达猎场,各家仆僮已经分工合作地把一切收拾停妥,有不想出去打猎的可以待在大本营里负责留守。
王宜玉刚学会骑马,自是没掌握马上射箭这种高难度技巧的,顾闲便对她委以重任,要她和其他几个不准备下场狩猎的人负责当裁判。
张元德来了兴趣:“什么叫裁判?”
顾闲一愣,现在还没有裁判这个说法吗?他琢磨了一会,发现还真没有听别人说过,大多都是他自己讲的。
不过这词儿从字面上便能解释含义,倒也不麻烦。
顾闲便把裁判是那两个字给张元德讲了,所有的赛事都可以设置裁判!
这年头当然也有负责裁判事务的职位,张元德一听就懂,转过头煞有介事地朝选择当裁判的王宜玉几人拱拱手:“一会靠你们了,排行靠前的人才有鹿头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