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4 章 · 第 64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64章·第64章

入秋后的京师凉风阵阵,庭院里桂花飘香。

国子监这边刚开不久的桂花,已经叫顾闲一棵棵薅了过去,有的准备窨干做桂花茶,有的已经做成桂花糕趁着秋日花开正盛尝个鲜,还得再存一些干花等冬天还能再吃点!

他真是太喜欢这个地方了!

方桌上摆着黄铜火锅开始咕噜咕噜冒泡,霸道的香气在整个庭院里弥漫开。

王宜玉正在给顾闲打下手,鼻端闻到飘来的香气后不由有点担忧:“这么香的味道,不会飘到国子监那边吧?”

为了王世贞他们去国子监当值方便,这片房子几乎是与国子监连在一起的。

顾闲道:“没事的,我偷看过他们今天的行程安排,他们得跟着三氏子弟去祭拜先贤,不会来这边的。”

大明所谓的三氏子弟,说的就是孔氏、颜氏、孟氏,也就是孔子、颜回以及孟子三家的后代。

至于过去这么一两千年,这些三氏子弟还有多少圣人血统就不晓得了,反正只有这种重大祭祀仪式才有人想起他们来。

反正吧,皇帝一行人去拜先贤了,而职工宿舍这边是要生火做饭的,所以会远离供奉着各种往圣先贤画像的地方。他早就做好摸底工作了!

顾闲嘿嘿一笑,继续给王宜玉复述礼部对于这次御驾临幸国子监的安排:“先皇去世还没满一年,今天陛下不会宴请文武百官,但是老师他作为国子祭酒得领着三氏子弟去礼部吃席,所以老师肯定没那么快回来!”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他们就算把院子搞得乌烟瘴气也没关系,只要在王世贞回来前收拾好就成了。

真正的聪明人,会在做(坏)事先摸清楚各种情况,以免被人逮个正着!

王宜玉也听懂了顾闲的意思,点着头说道:“那就好。”

在旁边听了一耳朵的王世懋:?

你们当我不存在的吗?

为什么当着我的面讨论“今天我爹(老师)不在家我们可以尽情作妖”这种话题?

王世懋很想开口教训教训两个混账小孩,但鼻端闻着那股子火锅香味后又把话咽了回去。

顾闲说了,吃饭的时候最好别说扫兴的话、想扫兴的事,要不然心情不好,消化也不好,这顿饭等于白吃了!

且等吃完再说也不迟。

要是吃完还记得的话,他一定教导他们要尊敬长辈!

这边火锅飘香,那边却是相当庄严肃穆地走完了一个个流程。

这种巡幸几乎是连皇帝走几步路都有规定,一般而言不会让皇帝乱走,尤其隆庆皇帝并不是那种特别有主见的皇帝,那更是全程几乎没偏离过礼部提前安排的路线。

一切都非常顺利。

在隆庆皇帝给国子监的师生都赐下若干赏赐、宣布给以王世贞为首的国子监官员及三氏子弟赐宴后,这次非常难得却又非常形式化的巡幸就该结束了。

隆庆皇帝适时开口:“诸位爱卿先回去处理政务,我与王祭酒在国子监到处走走,多看看国子监的情况。”他说完了,又点名让张居正也留下陪同。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王世贞和张居正。

自从高拱走后,徐阶愈发谨言慎行,等闲不愿违逆隆庆皇帝的心意,免得隆庆皇帝想起自己被迫驱逐自己最亲近的老师。

左右国子监离皇宫也没几步路,皇帝在这边出不了什么事,徐阶毫不犹豫地领头率群臣告退。

首辅都这样了,众臣也没有非要劝皇帝立即回宫不可,都跟着退了下去。

御史台诸官临去前深深地看了被隆庆皇帝留下的张居正和王世贞一眼,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写奏疏弹劾他们了。

呵,为了在陛下面前露脸,居然连这种手段都用出来了!

就说了以张居正这个年纪不适合入阁,以王世贞这个年纪也不适合当国子祭酒!

另一头,顾闲压根不知晓自己捅了多大的篓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