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 第 93 章(1 / 2)
第93章·第93章
顾闲秉承着邀一个是邀,邀两个也是邀的想法,给海瑞等人也挨个发出邀稿申请。
李贽得知此事后有点儿失落,他虽然也在地方干过,但是他只是出任教职,算不得什么正经官员,而后更是只在两京国子监当博士,根本没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不过短暂地失落过后,李贽又振作起来。他也有自己的骄傲,不想走顾闲这位小友的后门,所以他准备写些文章自己往《新风》投稿。
听顾闲说,一经录用是有润笔费拿的!若是不想用本名刊出,也可以用笔名上阵。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参与一些争议性话题,那必须在编辑部那边登记真实资料。
虽说大明很少搞文字狱,但也不能任由你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要不然遭殃的岂不是《新风》的负责人和编辑们?
顾闲就这么扯着王世贞的虎皮满京师跑来跑去,还真邀到不少能员干吏给《新风》写稿。
接下来自然是要跟进审稿、排版、下印等等杂事,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以至于顾闲逮到谁就抓谁一起干。
与此同时,张居正也忙得脚不沾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毕竟内阁又减员了。
高拱和郭朴先后离开,李春芳和陈以勤又都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摆设,徐阶这位首辅在内阁之中再也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于是徐阶为人处事愈发地从容优游,对各方都很是宽仁。张居正在他手底下干活,许多时候不得不委婉行事,好言调和各方矛盾。
每一件事办下来都很劳心费力。
偏这时候他还收到家中来信,说王家妻弟自告奋勇要护送二老来京师,说是准备跟着一批考过了秋闱的举子一起赴京。
这王家妻弟也是二十好几的人,还只是个秀才,这次秋闱又没能中举,也不知不好好读书跑来京师做什么。
不过这到底是几个孩子的舅舅,人家要来作客,张居正也没有不让来的道理。
只是二老这个年纪来回奔波……
张居正有点头疼,只愁自己分身乏术,没办法亲自去把二老接过来。这王家妻弟又不是多靠谱的人,路上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但二老在信中都说想来京师过年,张居正只能写信拜托沿途官员帮忙照顾一二。不求给多高的招待规格,只求一路顺遂无事!
转眼到了十月初,顾闲拿着国子监几位博士评选出来的优秀参赛文章去寻张居正,就得知了二老要来京师的消息。
顾闲听了有些惊讶,他记得张居正一直没有把父母接到京师。
因为有史书记载张居正在夺情风波后郁郁寡欢,万历皇帝关心问他有什么心事,他说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乡下老家!
万历皇帝马上下令让沿途州县以最高规格护送张居正母亲到京师,解决张居正的一桩心事!
张居正母亲赴京这段故事可是被正史野史大书特书,不仅路
的风土人情,不知怎地他们的修改稿就成这样了!”
这种干货满满、逻辑清晰、极具执行性的写法,在许多连自己写成一片浆糊的文章中可谓是鹤立鸡群。
所以这些积极听取建议的贡生们能在本次征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很正常吧!
张居正听顾闲在那里强调说“绝对不是我代笔的噢”“是这几个优秀监生领悟力高”“一看就是实干型人才”,脑仁隐隐作痛。
“行了,你放下就好。”
张居正无奈地说。
顾闲闻言又掏出另外几份文稿:“我邀请庞御史他们给《新风》供稿,他们都非常热情地写了,您要看看吗!”
张居正睨他一眼,都懒得问他又是怎么跑去认识庞尚鹏等人的了,点点头说:“一并留下吧。”
顾闲反客为主地催促道:“您可要赶紧看,我们准备这个月就正式发行第一期《新风》!”
“对了,您和徐首辅他们要不要写个创刊语?最好是让陛下也写几句话,激励一下广大读书人的投稿热情。”
张居正给顾闲一个“你是在安排我做事”的眼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