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 章 黑板报【一修】 “你会画?”……(2 / 2)

加入书签

闻慈拉开后门,惊诧地看着陈小满,“你怎么回来啦?是学农结束了?”

“没有,”陈小满摇摇头,不好意思地小声道:“班任让我来看看你画得怎么样了。”

“哦哦,”正好多了个观众,闻慈把陈小满拉进来,后退两步,好把画面全部收入眼中,她指着已经画完大半的黑板报,期待地询问:“怎么样怎么样!你觉得自己喜欢吗?”

陈小满面对着墨绿黑板上布满的线条,嘴巴缓缓张开一个黑洞。

她刚才在后门外面斜着看,因为反光,基本没怎么看清图画,可眼前正对着黑板,注视着眼前精美、细腻、顺滑的粉笔线条,几乎感受到一股难言的震撼。

这是从未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人,突然面对陌生的画作时经常会有的感受。

就像一个只用泥土草叶玩家家酒做饭的孩子,忽然见到了满汉全席——这个比喻不大合适,但很形象。

闻慈只是三流的美术生,她没有艺术家的创造性,但光论画画,她是很不错的。

陈小满觉得,自己的样子一定很傻,但她控制不住自己的面部表情。

她看着坐在田埂上的姑娘,穿着绿军装,可能是种地种累了或者正在休息,她坐在一棵深绿色的树下,带泥的锄头在她的肩膀上靠着,她一手揽着锄头木头的柄,一手拿着本书。

这幅画面,相当直白的结合了工、农、兵三种群体。

闻慈眼里平平无奇的黑板报,却让陈小满张口结舌。

她看着从姑娘头顶蔓延到田埂尽头的蓝色天空,是闻慈刚才涂上去的,明明死板的浅蓝色,深浅不一、有浓有淡,中间白粉笔抹出的大片洁白,就像是真实的蓝天白云。

她下意识伸手想摸,等指尖触碰到冷冰冰的黑板时,又“嗖”地抽回手来。

“太、太好了,”陈小满激动得有些结巴。

闻慈轻松地笑,陈小满能够认可,那其他同学应该也差不多,她松了口气,从自己的挎包里翻出一本□□,这是她为了融入时代前几天买的,正好现在摘点合适的语录。

黑板左边三分之二都画了东西,但右下角空了一块,是闻慈特意留下来的。

闻慈认认真真挑选了半天,最后“啪”一下合上,决定询问

七十年代本土人的意见。

她把书递给了陈小满,“你觉得写哪句合适?”

陈小满不用看,她想了想,直接背出来一句自己很喜欢的,“要不,‘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这样,’——你觉得这个行吗?”她不好意思地问。

闻慈觉得挺好,手掌一拍,“那就这个!”

闻慈捏了一根粉笔,让陈小满又重复了一遍,在黑板的空白处写下这句话。

她没用那些花里胡哨的字体,怕范老师无法接受,就用了端端正正的行楷,字迹周正,让只要识字的人一眼就能清晰辨认,看着英挺而俊秀,正和这句主席名言的意蕴。

陈小满看了又看,越看越喜欢,她整张脸都激动得红扑扑的。

她特别想跟闻慈聊一聊这是怎么画出来的,但她还记得学农的事儿,急急忙忙跑回菜园,跟范老师说闻慈画得特别好,因为兴奋,她重复了两遍“特别特别好。”

范老师听了,但没往心里去,板报这种东西,再好能好到哪里去?

四点四十学农结束,大家交了工具,排着队往班级走。

第一个进班级的人没抬头,冲到自己的座位旁就拿杯子喝水,第二个人和小伙伴聊着天走进去,不经意间转头,余光瞄到后面彩色斑斓的,下意识看了眼。

这一看,眼睛就直了,“哇!‘

这一声就像是循环数的开始,从他开始,每一个进教室的人都要真心实意地“哇”两嗓子。

惊觉蛙声一片。

第21章娃娃几岁?【一修】你画得也太好了,……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