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1 / 2)
,坐在她平时用的扶手椅上,饱蘸墨汁,本打算就在那书封上留字,想了想,还是另抽了张纸,写下了“一派胡言,胡说八道”几个大字,夹在了那诗集里头。
又负手在房中走了会儿,才出了房门,向厅上来。
正好遇上了个侍女捧着朵开得娇艳的木槿,朝这里走来,微愣了愣。
她什么时候喜欢了这个。
他竟不知。
跟在一旁的侍卫看见了,见主子神色不明,赶紧叫住了那侍女,问道:“这花,可是夫人要的?”
那侍女早已停了下来,站得恭恭敬敬,“是早些时候,一个眼生的郎子送来的,看起来是个读书人,斯斯文文的。说赠予夫人,奴婢看着还好,便摆了起来。”
眼生郎子?斯斯文文的读书人?
李珣眯了眯眸,看了眼侍卫,方才朝厅上走去。
那侍女还要捧着花跟上,被侍卫一把拦下了,轻声喝道:“你不要命了!”
见那侍女不明所以,忙将她手里的花指了指,又道:“你随我来。你说清楚,那送花来的人,离开是哪个方向……”
李珣进了厅,却发现那人已吃好了,正由侍女伺候着洗手,身前粥吃了还没小半碗,看着就知道胃口不好。
他皱了皱眉道:“吃这些就饱了?”
薛明英嗯了声,洗完了手,便打算不奉陪,道自己要出门了,他可以自便。
经过那人时,被一把揽住了腰肢,贴着他似乎还带了些许水汽的温热身躯,身子颤了颤,顿时竖起了眉,推着他剑拔弩张道:“你干什么?”
侍女们早已低下了头,不敢多看。
“生气了?”李珣将她的下颏轻轻抬起,与她对视了眼,见她隐隐发怒,脸上泛着红,似颗又鲜又嫩的桃子,就那样俏生生地长在他眼下,不由闷笑了声,胸腔微微震动。
又不许她拒绝道:“出门随你,朕不拘你。只是午后你要入城,陪朕些时辰。说好的在这里由着朕,嗯?”
薛明英扭过头,到底还是记得自己答应的话,应了声。
等她午时回来,那人果然不在这里了,却换了容安守着。
容安见她骑马归来,殷勤上前安排人去牵马喂草料,又跟在她身后,笑着问道:“许久不见娘子,奴婢可有些想念了。娘子放心,家宅里头无甚大事,里里外外都安顿好了,奴婢也派了人跟在薛夫人身边……”
薛明英没给他好脸色,但也不像开始时那般冷漠。
这些日子,母亲在医术上大有长进,除了看医书外,还会去医馆帮忙,早上若不见人,定是乘着马车入城了。
她听秦妈妈提起过,母亲入了城,但凡有什么难事,容安便会出来,不多话,尽心尽力就将难事解了,几次都帮了大忙。
但她始终记得,他是那人派来的。
果不其然,没说上几句,容安便转到了来意上,悄悄打量着她的脸色道:“陛下命奴婢来接娘子。”
薛明英平静地呼气吸气,告诉自己再忍忍,等到他回去就好了。
到了城中,马车朝着钱塘湖边而去,拐进了座深园里头,园门在马车驶入后缓缓闭上,又成了那轻易不示人的样子。
等到了湖边,却有艘木舟停着,前头立了个船娘,行了礼后道:“请夫人上船。”
薛明英知道这些都是他的安排。
既然是陪他,自然得由着他来,一切照着他的心意。
她上了船,坐在里头,想他这次究竟何时离开。
不知不觉,木舟不知开到了哪里,阵阵清香袭来,微风拂动,还能听见荷叶在风中哗啦啦摇晃的声音。
若是她一人来到此处,许还会觉得岁月静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