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0(2 / 2)

加入书签

容安又赶去了另个院子,看请来的产婆是否好生住了进来,虽只有四个,却都是他精心挑过的。等过些日子,还有宫中的几个来,来了后再替掉她们,这些不过是为了眼下一个多月有备无患。

好在三个多月的时间,依那些大夫的话,娘娘腹中小殿下养得差不多稳了,该不会出什么事。

又过了四个月。

临近花朝,永园里山茶开得繁盛,尤其有盆小桃红颜色喜人,便被侍女送到了上房,搁在窗外。

薛明英由大夫把过脉后,望着自己隆起如丘的腹部,心头闷得喘不上气,扶腰起身,在侍女搀扶下,慢慢到了门外,坐在摆好的圈椅上晒了晒春日。

明媚的春光底下,她仿佛好了些,所受的禁锢也仿佛脱落了些。

她偶然看见那盆小桃红,呆呆地多看了几眼。

侍女们心中一喜,赶紧将花盆搬过来,让她看得更清楚些,“娘子若喜欢,奴婢明日再选一盆过来,这山茶又叫宫粉,宫中也养了不少……”

薛明英脸立马覆了层寒霜,紧接着感觉到腹中小儿撞了她一下,力道不轻,额上转眼间便冒出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

她捂着腹部,身子蜷缩,疼痛难忍。

“娘子怎么了?”

侍女发现了异样,见圈椅底下眼看着多了摊血迹,鲜红之色渗透了长裙,吓得着急忙慌道:“大夫!快叫大夫来!”

“还有产婆!”

第99章 结局章中

钱塘渡口,夜色深沉。

一艘来自上京的楼船,警卫如云,靠了岸后,从船上走出个玄衣之人,高大沉默,身上带了股还没消干净的肃杀气。

上京的谣言被清了个彻底,用了谁都没料到的雷霆手段,查到谁身上都没手软放过,速度快得惊人。

太上皇被迁到洛阳另处行宫时,神智昏昧得已不能识人,口中说着模糊不清的疯话,没人听得懂。所谓的身负祥瑞降生之子,悄无声息没在某个夜里,连水花都没激起半个。

那些牵涉其中的大小吏员,贬的贬,杀的杀,一时间上京人人自危,噤若寒蝉,恍然意识到,这位陛下不比做事多有顾忌的太上皇,乃是亲自上过战场,打过胜仗的。

人命在他眼中,称不上贵。

但那些造谣之人该贬该杀,有件事却说中了,陛下登基数年却无子。后宫空置,妃嫔无几,看着非长久之策。

然而这段时日上朝时,几乎没人敢稍抬头,都是执着笏板,眼观鼻鼻观心,丝毫不逾矩半分,更别说提什么子嗣之事。

上京的事料理清楚后,李珣转身便来了江南,下了船跃上马背,直朝永园而来。

想着那人已有孕七月余,照他找太医问出的说法,该是会挺着个肚子,身上酸胀疼痛,辛苦万分。

若夜里腿上抽筋,只怕也弯不下腰身,须得叫人。

她最是倔强,觉得怀他孩子是受辱,未必肯叫侍女替她揉。

一想到那人,李珣越发握紧了马鞭,发狠抽了下,赶到了永园。

门才开就听说她出了事,门房道她从午后入了产房,至今未出,接出来的血水却一盆接着一盆,血腥味重得吓人,除了已有的几位大夫,江南地界叫的上号的名医都被请了来……

没等人说完,李珣咬紧下颏,马蹄还未停稳便又扬鞭,冲到了上房。

容安正在房门前的院子来回兜圈子,时不时往里张望一眼,听着那位主子喊叫的动静越来越小,却始终没听见有小殿下诞生的消息传出,心里头七上八下,这辈子没这么慌过。

恍惚间又听见阵势惊人的马蹄声,扭头一看,却是主子亲自来了,骇然迎上前去,“主子,娘娘胎位不正,还在里头……”

李珣从马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