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2 / 2)
按照李庭舟的入睡效率来看,可以100%确定他已经睡熟了。听着恋人平静而规律的呼吸声,崔璘没舍得挂断语音,他放松身体,又安静听了十来分钟,才拥住薄被,轻声送去今夜最后一句问候:“晚安。”
*
进入10月,时间反复被按了加速键。
等大家的工作告一段落后,七人团最后一次团聚。
不出意外,《行在路上:红色印记》终篇落在藏省。
进藏之前,考虑到身体抗压状况各有不同,节目组上上下下都做了体检,不合适的不方便的,统统换了下来。
包括几位嘉宾也得到最大程度的通融。
这是唯一一段不考虑完整性、只要有一个人打卡就算打卡成功的旅程。理所当然的,大家将希望寄托在蒙蒙和崔璘的身上。
这两人既是那盘“醋”,又是节目组的唯二托底:
一个是身体素质超强的矿工(演过、已减重),一个是公认的高精力高机能刺激运动爱好者。从未有那么一次,导演等主创希望他们能主动破坏规则,用最高最快的效率完成任务,早日收官、早日出藏、早日安心。
但崔璘反而变得谨慎而保守:他把计划做得更细了。
“其他人跟不跟得上我不管了,就算这一路变成我和庭舟你的双人旅行也没关系,我们以安全为主,哪怕走慢一点,超预算都无所谓。”
李庭舟也想安安稳稳的完成,前提是安全。
大家做完体检又适应了两天高反,来都来了,除非情况真的恶劣到坚持不了的那一步,否则谁不想尽全力走完、不留遗憾呢?
崔璘也回过味来:“我不过是心里想想,只跟你说。”
李庭舟看着他,不讲话:可你脸上的表情很好懂。
集合那天,姐妹五个的精神状态看上去好了不少,这次用不着抽签分组,直接简单粗暴地分作男生组、女生组,前者承担着更远、也更有危险性的任务,后者的活动范围精准地适配姐几个的承受能力。
第二天一早,崔李二人便开车出发了。
不巧,雨季的藏区一旦下雨,路况就会变得糟糕。
更糟糕的是,他们没有在约定地点看到“NPC”。
以藏区这种比蒙省还夸张的人口密度来说,不太可能捉到一个邻居问“哎您好,知道XXX去哪儿了吗?”,为了保证人身安全,李庭舟和崔璘只能带着两个PD先去找人。
“冷不冷?”
冲锋衣并不能挡住所有雨水和冷风。
李庭舟还没回答,崔璘已经拽住他的手:“别滑倒。”
慢慢盖过草地的积水会淹没行人、牲畜的脚印。
在彻底失去踪迹之前,大家在一个破牧屋里找到了浑身淋湿、打着冷颤的NPC,以及被他用外套裹得严严实实以防失温的一只小羊。
李庭舟又急又气,扭头给摄像甩了个超绝冷脸。
他罕见的要发脾气,一旁的崔璘都被吓得一愣!
下意识地就伸手去抚恋人的背:“别急别急,没事的。”
没有什么比情绪一贯稳定的人爆发更可怕了。
已经紧急和导演组取得联系的PD当即慌了神,手忙脚乱地解释:“这、这是意外啊!真的!节目组不可能设置这种危险环节,不信你问问人家。哦对,我们车里备了药品,我现在就让小张去拿,不会出事的……”
然而这个NPC不会讲普通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