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8(1 / 2)
,蒙蒙你就多担待些,这些孩子们总得考完期末开始才能练习彩排嘛!不过孩子们记性好、各个机灵,演出经验也丰富,在过来联采前就排过很多次《向红日》。你们多配合几次,这登台表演不就轻松拿捏了嘛?”
李庭舟朝后一看,几十个孩子整整齐齐站了四排。
“这么多人”
这群12至15岁孩子的统一特点是朝气蓬勃、自信骄傲。不过,有的年纪小、没怎么发育,还顶着一张小学生式稚嫩面孔;但有的已经到青春期,且出落得一副少年少女模样,面对蒙蒙的打量会显露出一些些羞赧……
也许是多读了几年书,他们比童声团更通人性。
W?a?n?g?阯?F?a?B?u?Y?e??????ü???ε?n?2??????????????o?M
体现在喊麻磊“麻磊叔叔”,叫李庭舟“蒙蒙哥哥”。
一群小人精儿,机灵的同时又很懂事。
面对来自李庭舟的细节挑剔,大家会认真地去思考。
夹在中间的合唱团带队指导老师略有些难做,平时他可不是这么和学生沟通的。或者说,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命令式的管教比沟通更有用。他能将这几十个孩子管得服服帖帖,然而到了春晚联采舞台,自己的话语权之前站着好几号人物——
总导演,歌舞导演,现场导演,蒙蒙……
因此,当蒙蒙给出改进意见时,指导老师只得识趣后退。
不过他还是不放心,问麻磊:“咱们不用通知词曲吗?”
麻磊很奇特地反问他:“那你知道词曲老师在哪儿吗?”
指导老师心想:我要是知道我还问你。
结果麻磊对着他指了指蒙蒙。
如何呢?
人家写的歌,人家编的曲。
他想要在现场演唱时改一改,怎么不行?
这位习惯了“当家做主”的指导老师终于学会闭麦。
后续的排练,麻磊退回站到了摄影师旁边,几度想要把那个指导老师拉过来,让他别总是入镜挡人,可随即一想:他管不了的,蒙蒙却能沟通的很好,没准,这哥们能在春晚纪录片里发挥一点对照组的作用呢?
再说回这群小孩,他们如今也到了慕强的年纪。
对于更权威更有能力、同时更具社会地位的人物,他们很难不去崇拜。尤其是这种经常上舞台、上大舞台见大人物的小孩。
此时此刻,蒙蒙对大家而言,简直是无所不能的神!
他不用话筒,单靠原声就能唱响舞台;他可以压得指导老师无话可说,允许合唱团成员们用儿童手表或学习机拍合照;他的身姿挺拔而修长,后半首歌的互动环节被包围在中间时,他环住大家的手是温暖而带着好闻香气的……
第三次联采后,李庭舟说什么也要歇一天。
“我不行了,真不行了,和小孩一起好累。”
跑路演的崔璘听着他的感慨乐得不行,意有所指:“第一次在别的语境里听到你说这句话,真的好难得哦!”
李庭舟一噎:“……能聊点健康的话题吗?”
崔璘这才笑嘻嘻地道歉:“怪我怪我啦。”
道过歉后,他才抓紧时间汇报了自己今天的行程,并穿插了一则崔璘自己认为很有趣的插曲:“你知道吗,真的有人过去不喜欢我、也不知道你,但因为嗑了我们的CP,现在愿意跑影院里看我的电影,也端水的表示将来会去看你的演唱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