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 / 2)

加入书签

夜间,她听到梨花骂她重男轻女,疼儿子不疼她。

语气咬牙切齿的,仿佛要把她生吞似的,吓得她都不敢闭眼,甚至把儿子送到娘家住了几日,昨天梨花病好她才敢去接人。

此刻要她找梨花要水,她没那个胆儿,“大嫂,我穿鞋,脚伸远点行不?”

不行又能怎么办?元氏挪到另一头,背对着邵氏。

邵氏缩起身,尽可能的离她远点。

这事搁平时,周围的媳妇肯定会窃窃私语一番,但她们太累了,昨晚进山挑水忙到快天亮,接着又火急火燎的收拾行李赶路,小腿又酸又疼,哪有精神闲聊?

何况,她们还得做午饭呢。

出来得急,没来得及准备干粮,眼下快晌午了,大人不吃,小孩也饿了。

思及此,她们不坐了,找带了釜鬲的人家商量搭伙做饭,柴火满地都是很好找,水和粮的话各家分摊。

有釜鬲的人家自知不是摆架子的时候,找好摆釜的地就着手煮饭事宜。

她们生火时,刘二回来了,他记着梨花的话,没有大声嚷嚷,而是把梨花拉到一旁说的,“山下共四家人,两家有臭味,其余两家院里没人,不知搬走了还是待在屋里,谷底我没去。”

谷底房屋密集,他怕惊动大枣村村长,照三娘子的话,村长不是好人,知道他发现村里的秘密,没准会杀他灭口。

“三娘子,留在这儿太危险了。”

村里一户一户的死,要么是饥荒给闹的,要么有瘟疫,刘二问,“要不要告诉老村长?”

网?阯?f?a?b?u?Y?e?ⅰ????ǔ???e?n?Ⅱ????2????.??????

“暂时别说。”梨花沉吟道,“这会儿又热又晒,赶路的话好多人受不了,要不你守在这儿,发现不对劲立刻喊人。”

眼下只有这样了,“好。”

第11章

他四下逡巡,找了块位置稍高的竹丛钻进去。

梨花也没闲着,去车里挑了把锄头给他,又交给他一把扇子,两张外皮乌漆麻黑的饼子。

“咱家没带釜鑊甗,暂时只能吃这个。”

“能垫肚子就行。”刘二向来不挑食,“三娘子别担心我,这儿蚊多,小心被叮了。”

“我皮糙着呢。”梨花上前挨着他坐下。

这片林子大,热风吹进来时,头顶的竹叶哗哗响,却能静人心。

梨花找话题聊,“你和阿耶去小蛇山,途中可有遇到乌蒙县来的人?”

估摸着日子,岭南已经乱了,乌蒙县离得近,有先见之明的百姓肯定会外出避祸,若往北来,风声应该传到南边几个镇子了,她们这趟去县里,要不要提醒青葵县衙门早做准备?

刘二咬了口饼子,见她神情凝重,回忆道,“没碰到乌蒙县来的。”

乌蒙县虽是邻县,却属南诏,按照律法,百姓离开住处百里需去衙门办理过所,最近这边闹灾,乌蒙县衙门肯定不会颁发进戎州的过所。

他问梨花,“三娘子怎么问起乌蒙县了?”

“也不知道那边闹灾了没?”

乌蒙县的人不过来,周围几个镇的人便以为只有饥荒,殊不知,岭南的食人族比饥荒更恐怖,想到什么,她忙低头看自己的手和脚。

刘二注意到她的动作,眉头微皱,“三娘子?”

梨花高烧时,哭着嚷嚷手脚没了,此时看她炯炯有神的盯着四肢,刘二怕她是犯病,一脸紧张。

“我的手伤着了。”梨花把自己的手伸到他面前,委屈的撅起嘴。

刘二看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