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5(1 / 2)

加入书签

,“斜对面的废墟里还有人...”

“动手。”

可能被这满目疮痍的州城刺激到了,梨花血热得厉害,她让两人守在这儿,其他人交给她解决。

刘二对付三人就受了伤,梨花哪儿是他们的对手,欲伸手阻拦,却听李解道,“早点回来。”

他知道梨花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她冷静理智,如果没有把握,绝不会擅作主张的,他和刘二道,“三娘子能做到的。”

角落里,听到这话的女人们再次抬起了头,“三娘子练过武吗?”

“没有。”看着梨花长大的刘二说,“她无师自通。”

梨花这性子,生在太平盛世就极其讨喜,乱世更遭人喜欢,哪怕她变了许多,但生逢乱世,谁没有变呢?就是老太太都变得不像从前挑剔了...

“她这么厉害吗?家里做什么的?”

刘二不知地主两个字会不会遭她们厌恶,饥荒时,好多村民们求地主开仓放粮,有些地主会接济百姓,有些地主则哄抬粮价,让百姓活得愈发艰难,因此对地主抱有仇恨。

他斟酌道,“她阿耶不管家里的事儿,天天带着她游历...”

泡茶馆也是一种游历,否则三娘子怎么会如此厉害?所以他算不得胡说,“因此见识要比旁人多些。”

女人们露出羡慕的眼神,从小到大,好多人没有走出过镇子,哪晓得被饥荒逼着背井离乡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地步,“她真好。”

没有她,她们还是东躲西藏无依无靠任人宰割的人。

刘二道,“你们听她的话,她不会害你们的。”

三娘子是个有主见的人,哪怕是大东家也不能左右她的想法,刘二不妨说得直白些,“往后无论遇到哪些人,无论对方怎么甜言蜜语都不能信,三娘子或许不会说话,但为你们的心始终不会变。”

李解附和,“三娘子家里还有其他人,看她带你们回去肯定会说闲话,你们不要和她生了嫌隙...”

赵家的关系有些微妙,赵广昌想掌权,碍于老村长在,一直找不着机会。

现在看族里人事事听梨花的,肯定会从中作梗。

李解告诉她们自己被梨花搭救之事,女人们既心疼又难过,“早遇到三娘该有多好。”

在戎州时,三娘没料到会成这样,所以遇到了恐怕也无能为力,李解道,“早遇到三娘,她还是奶娃,说不上话的。”

女人们想想也是,要不是事出紧急,家里恐怕由一个小姑娘做主。

追根究底,是她们的命。

命里有此劫,躲不过的。

李解找话题和她们聊,“你们哪儿的人...”

都是其他县来的,有两个本地人,原本要往山里跑的,因为公婆去世要处理后事就耽搁了半天,就半天,结果就跑不了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梨花回来时,看到的就是大家寒暄的场景。

她身上的血腥味有些重,刘二看了眼月色,急切地迎上来,“怎么去了这么久?”

大家已经从逃难聊到饥荒前的日子了,梨花拍拍衣服上的血,“人有点多。”

她没说废墟里的人都被她解决了,她想带那些女人回来,但她们不想活了 ,让梨花把她们的尸体扔枯井里,然后用东西堵起来,这样就不怕人找到了。

为了让她们走得安心,梨花堵井花了些时间,回来得自然晚一些。

她看向一张张伤痕累累的脸,许是聊到从前快乐的时光,她们脸上满是留恋,“先休息,明晚咱出发行不?”

女人们点头,“听三娘你的。”

梨花也要睡觉,在这之前,她问她们这些日子靠什么活下来的,女人道,“他们怕我们死了没乐子,会扔些粮食让我们自己煮,护城河的水也是干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