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1 / 2)
赵大壮咳嗽起来。
赵铁牛捂鼻,“不会是毒烟吧?”
削竹片的二堂爷拍他,“不会说话就闭嘴。”
梨花蹲在炭火前,眉眼在跳跃的火光下一动不动,“会不会是木头的问题?”
“肯定是。”赵铁牛附和道。
赵大壮忍住翻白眼的冲动,今天烧的是构树,能有什么问题?
想了想,思量道,“要不抱几根槐树烧来试试?”
槐木更粗壮,烧出来后,仍是细细的一截,赵大壮不泄气,“明天烧歪脖子木试试。”
连续几天,木头烧了不少,取出来的炭却少之又少。
其他几家见了,都说梨花败家,浪费的柴都够一家人过冬了,犯得着跟炭较劲吗?
话传到赵大壮耳朵里,他让梨花别放在心上,曾老头说了,山里的冬天潮湿黏腻,柴火不易燃,有炭是最好的。
梨花自然不会跟那些人较真,她回忆路上的情形,问赵大壮,“会不会是山里温度太低的缘故啊?”
夏季烧柴,很容易就出炭了。
赵大壮摇头,“堂伯不懂那些,你怎么说咱就怎么做。”
如果是温度造成的,不是没有办法挽救。
“堂伯,咱捡石子回来砌个大炉子吧。”
“成。”
有赵大壮打头阵,炉子两天就砌出来了,半人高的炉子,缝隙处糊了泥,这次梨花不挑木材,什么木头都往里面放,待燃起来就不管。
火烧得旺,赵大壮一直守在炉子旁,当火熄灭后,他握着铁棍扒了扒,欣喜的喊梨花,“三娘,这次烧出来的炭比以前多。”
其他人被吸引过来,往炉子一探头,惊讶道,“真的。”
赵大壮把炭挑出来放筐里,“还烧吗?”
“烧...”
怕三娘遭人笑话,赵广安天天带着孩子们下山拆房子。
像老村长交代的那样,房梁,屋顶拆下来往谷里搬。
房梁重,他特意劈成小段背上山,至于做屋顶的草,将未朽的挑出来搓成粗线缝草衣,腐朽的草则当成柴烧,偶尔碰到树上断掉的枝桠也一并捡回谷。
几天下来,手背全是划痕,他自己都不知怎么弄的。
第83章
老太太看得心疼,跑到老村长面前诉苦,有意让他选赵广安做村长。
天寒后,小溪对面的人不怎么往这边跑了,至今没有选出村长,加上族里忙,也没过去问问。
整个山谷,恐怕也就她挂念此事了。
老村长坐在椅子上,膝盖上铺着草制的短褥,闭目假寐,佯装没有听到。
老太太恼了,“老四,我跟你说话呢?”
半晌椅子上的人也没动静,她不由得定睛细瞧,草帽下的双目微阖,像睡着了,又像晕过去了。
她不记得老四上次晕倒时的情形了,然而这般年纪的人突然呈现这般神色总叫人心慌的,她微微屈膝,伸手探向老四鼻尖。
有呼吸。
她松了口气,随即又不满起来,“我知你瞧不上老三,但他已经改了...”
赵广安的转变大家有目共睹,老太太说,“不是我吹嘘,他要做了村长,只会更加尽心尽力。”
见老村长仍不睁眼,她顿觉无趣,哼哼唧唧的往外走,“你不听就算了,反正在我心里,老三是最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