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5(2 / 2)

加入书签

老秦氏埋下头,偷偷撞山英婆胳膊。

山英婆似承受不住,颤巍巍的退了半步,沙哑道,“我这两日头昏脑胀的,怕是过不了这个冬天了。”

连着下了两天的雪,说话像有冰渣子往嘴里灌,戴着口鼻巾也不能缓和半分。

话完,她捂着嘴咳嗽起来。

老村长不知怕冷还是怎么,扭过了头去。

赵铁牛挤到最前面来,左看右看一会儿后说道,“婶子不舒服的话就赶紧回家吧,二堂叔才死,你又没了的话,咱光是挖坟就得累死。”

“......”

赵铁牛没注意山英婆铁青的脸,兀自嘟囔道,“地面结冻,泥土僵硬,手脚冰凉,谁有那力气啊...”

明晃晃的抱怨,山英婆气得够呛,偏他说的还是实话。

她顿了顿,轻轻道,“我这就家去。”

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炭火,只要自己不吝啬,应该不会被冻死。

赵铁牛点头,摆手催促,“快点吧。”

赵大壮心细,提醒了句,“去灶房拿点草药熬了喝下吧。”

山英婆独自走了,老秦氏没了帮手,焉了不少,“我也家去了。”

赵大壮道,“年纪大就别到处走了,天寒地冻的,摔一跤就完了。”

老人的骨头弱,这种天摔跤多半要没命的,赵大壮仔细叮嘱了遍,尤其是老太太。

老太太喜欢热闹,天天去灶房跟人聊天,平日也就算了,现在地上打滑得很,可不能再让她来回跑,他让老太太在家待着,饭点让人给她送饭。

老太太不乐意,“我没老到那一天呢,你忙你的,别管我。”

劝不动,赵大壮只得跟赵广安说。

赵广安也怕老太太摔着腿闪着腰了,扶起老太太的手,恭顺道,“堂兄也是为您着想,不过您要嫌家里闷的话,我让人来家里陪你说话怎么样?”

他从不逼迫老太太做那些不情愿的事,不就喜欢热闹吗?把热闹搬到家里不就行了?

老太太却怕他为了求人低声下气,当即拒绝,“家里来人,咱得

烧水烧炭,太麻烦了,算了算了,我在家哪儿也不去,你也别叫人来,有宁儿和阿莹陪着我就够了。”

宁儿忘却了过去事,心智也如孩童一般,但却是个极有孝心的。

就说前阵子,知道族里的娃都跟着赵广安干活,她闲不住了,缠着赵广安出门带上她,放牛,捡牛屎,扯牛草,一件没落下,便是赵文茵骂她是野种她也没生过气,气度大得很。

赵广安:“成,哪日你无聊了跟我说,我背你出去串门。”

老太太哪儿舍得累着他,连连摇头,“我哪儿也不去。”

于是,直到过年,老太太都没踏出过院子一步。

这场雪持续了数十天,积雪越来越厚,据说下山的路都给封了,期间,青葵县李家人来借粮借被子,赵大壮都没应。

那次分粮,赵大壮托人给李家送去了一些,已经尽到人情了。

至于其他,他无能为力。

梨花也是这个意思,人都是贪得无厌的,一旦赵家这次借了粮,就会有下次,下下次。

自己族人都省吃俭用的,哪有多余的给外人?

李家人见借东西不成,又央求他们送些炭。

他们的屋子因下雪的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