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3(1 / 2)

加入书签

可因果子太软,到山谷时,背篓底下渗出鲜红的汁水来。

天色已黑,大家吃完饭就各自回家睡了,梨花和赵广安直奔大灶房。

大灶房囤着公中的粮,每天晚上都安排了人值夜,今晚是赵二壮和赵良,看父女两身后滴了一路的血,两人心下大骇,“堂弟,你怎么了?”

“没事。”

赵广安一张嘴,露出满嘴鲜红的牙,两人吓得脸都白了。

赵二壮更是上前握住了赵广安两边胳膊,“广安!”

赵广安东张西望找位置放背篓呢,被赵二壮粗噶的声儿一吼,整个人哆了下,瞪眼道,“干啥?”

话音刚落,就见身上的力道霎时没了,面前的人窜到女儿面前,用轻得不能再轻的语气说,“三娘莫怕,告诉堂伯哪儿受伤了,堂伯给你熬药去。”

“......”赵广安拧眉,回头看向屈膝和女儿差不多高的堂兄,“你说什么呢?”

梨花注意到赵广安泛红的牙床,知道赵二壮误会了,举起手腕上用树叶编织的篮子,“堂伯,我没受伤,阿耶找到一片野果林,我们摘了一天的果子。”

赵二壮这才注意到她手腕上的篮子。

一篮子红艳艳的果子,跟白天隐山村的人送来的一样。

不过隐山村送来的果子有红有绿,而梨花篮子里的全是红的。

他问梨花,“哪儿摘的?”

“一片大峡谷。”梨花指了个方向,赵二壮松了口气,“这果子叫刺泡儿,益州境内很多这种果子,窦娘子白天送了点过来,三婶给你留着的。”

无论谁送的东西,老太太始终想着梨花的。

梨花惊讶,“隐山村也有这种果子?”

“窦娘子说建围墙时偶然发现的,不多,好些没有熟呢。”赵二壮捡了两颗放嘴里,“想不到是这种味道,倒是比富水村摘的青果甜。”

好吃的果子基本要给老人孩子,赵二壮之所以记得青果的味道是因为那果子没人吃。

将篮子放在平日装菜的桌子上,“我和阿耶准备熬果酱放着。”

“不能明天吗?”

“怕坏了。”梨花指着身后的血水道,“底下的估计已经坏了。”

“那我给你烧火。”

一背篓野果可不少,一口釜装不下,赵二壮便烧了三口釜,和梨花说起谷里的事情来。

“隐山村的人白天过来借舂墙的木棍,我们便把夹墙的木板也给她们了。”赵二壮说,“她们挺喜欢山里的生活,就是担心家人的病,问我们是否认识草药...”

“谁生病了?”

“那些遭官吏迫害的人。”赵二壮后知后觉想起梨花还是小姑娘,哪儿晓得大人的病?他朝灶膛吹了口气,转移话题道,“她们知道我们已经去她们村种地的事了,很感激,说想见见你呢。”

梨花在外,有人喊她三娘,有人喊她十九娘,所以隐山村的人还不知道梨花是谁。

之前进村是赵大壮和李解陪着她的,现在李解外出未归,赵大壮在她们面前又戴着口鼻巾,所以还不知道梨花诱导她们上山的事儿。

他问梨花,“将来她们知道你就是之前的小姑娘会不会生气啊?”

“我在那件事上的确有所隐瞒,但从来没做过伤害她们的事儿,她们会想明白的。”

“也是。”赵二壮说,“咱们从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儿,即使她们想搬回去也无妨。”

梨花不言。

村里不太平,她们真要回去,迟早会被逼疯的,想当初,戎州城何尝不是尸横遍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