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5(1 / 2)

加入书签

以这一觉睡得很沉,直到赵广安说前边就是益州城门了她才醒。

赵广安走惯了山路,一路还算稳,就是身上的盔甲有点重,害得他走一会儿就得休息一会儿。

“三娘,醒醒…”

梨花抬起头,朝城门眺了眼,太阳已经偏西,这会儿多是从城里出来的人。

“阿耶,放我下来吧。”

约莫看赵广安一身盔甲,官兵还算好说话,看了眼梨花的身份凭证就放行了,害得梨花精心准备的说辞都没派上用场。

第124章

益州城仍然笼罩在房屋损毁的阴霾里,街道上散落着石瓦,两侧的商铺屋顶倾斜摇摇欲坠。

笔直的大街,除了出城的行人,看不到什么人。

赵广安瞪大眼,“怎么成这样了?”

前几日出城时,临城门的房屋倒了几片院墙,房屋还算完整,而眼前,屋瓦掉落,露出光秃秃的房梁瓦架,满目悲凉。

风很大,刮落残墙上的泥,像秋日枯木掉落,啪嗒啪嗒的响。

“约莫又震了几次吧。”梨花扫了一眼,淡淡的收回目光,径直往前,几百米后,左拐进了一条院墙残破的小巷。

巷子两侧的废墟上,人们三五成群的围在釜前或鼎前,青黑的烟弥漫,趁得那些乱堆的柴,乱挂的衣衫不真切起来。

赵广安心里不是滋味,“三娘,去年咱们是不是也这般落魄?”

无家可归,痛心,茫然,惊惧,无助,却又不得不振作精神,捡柴,挑水,洗衣,做饭……

过去大半年,他最向往的益州,竟也成了戎州的模样,如何让他不唏嘘。

“或许吧。”梨花漫不经心的往里走,路过赵广安救人的宅子,养鱼的池子已经干枯,里面尽是坠落的瓦石,以及蒙灰的柴棍。

可能看赵广安一身戎装,生火的人们转过身看过来,眼里很快积满了泪,好像受尽委屈的孩子终于等到了大人回家撑腰…

情绪太浓烈,赵广安有些无措,“三娘,怎么办?”

“走咱们的。”

这趟的目的是找人伢子买人,不想跟城里人有太多牵连 ,更不想带她们进山。

官府没有抛弃她们不管,哪怕眼下和她走了,将来也会回来的,她不想白忙活一场,所以不可能理会她们。

她淡然的往前走,赵广安不敢乱瞟,紧紧跟着她的步伐。

当走到上次去过的酒楼那条街,赵广安再次瞠目。

这边的房屋修缮过,商铺林立,从里到街上乱得像狂风暴雨后的山林。

W?a?n?g?址?F?a?B?u?y?e?í??????w?ε?n?2?????????????????

枯枝,荒草,竹篾满地都是,木箱,鼎炉,碗筷和草鞋杉袜堆一块,臭味难掩。

赵广安赶紧掏出口鼻巾戴上,“城中百姓都搬到这儿来了?”

鼎炉烟雾升腾,大家挨挨挤挤的坐在火前,面容消瘦,像秋天里的干柴。

人们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出现,眼睛落在燃烧的火里,没有看赵广安一眼。

梨花回,“估计是住在附近的人。”

城里可不止这点人。

她边打量周围边往最近的铁炉子走去,同烧火的人套近乎,“衙门送的粮够吃吗?”

大家没有挪地让她坐的意思,也没人回应。

梨花想了想,直截了当,“知道人伢子的住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