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0(1 / 2)

加入书签

水...”

已经好久没见人关心自己了,雨顺偷偷擦眼泪,“三娘子,你真的会来吗?”

“会。”

赵铁牛和赵广从也点头。

那座山离他们的村子也就二十几里了,赵铁牛提醒,“不认识的野菜和果子别吃...”

天色渐黑,梨花腾了两个箩筐给他们装行李,然后用绳子拴着挂在马的两侧,单独给他们两个火折子,“筐里有灯烛,等看不见路了再点燃。”

“好。”

他们走进草丛,忽然,齐齐回眸朝梨花挥手,“三娘子,你一定要来啊。”

“知道了。”

梨花也准备回难民村了,和刘二道,“咱们也走吧。”

“三娘为何不让他们在牛家村对面的山背后等我们?”赵广从给车前挂上灯笼,一脸疑惑。

梨花没回答他。

难民们需要地方安置,这个地方不能离村子太近,但也不能太远,那座山的树干粗壮,适合搭树屋。

泥鳅他们先去,可以熟悉附近的地形。

将来难民们进山,他们能接应难民。

这样一来,难民有了主心骨不至于茫然无措,那建新村就会积极。

没错,她想建一个新村子,收留那些身陷黑暗仍然想活下去的戎州人。

朝廷视她们为弃子为草芥又如何,只要山里还有一坯土,一滴露,她们就能种出粮食来!

第141章

回难民村前,她们把买来的粮种布匹豆子等物运到山里藏好。

雨伞,磨刀石等不惹眼的物件带去了难民村。

风雨飘摇,村里的火盆尽数熄灭,村子里又黑又静,茅屋的门像深邃的洞渐渐往后倒退。

赵铁牛看得心里发毛,“都属西陵县管辖,县里一派祥和 ,这儿怎么就阴森鬼气呢?”

赵广从靠着车壁打盹,听到这话,眼皮掀了下,随即又缓缓落下。

西陵县住的是荆州百姓,哪儿是外地难民能比的?

“不知谷里的路凿多远了...”他喃喃自语,“各州都不容咱们,除了深山,咱已经没地去了。”

梨花趴在窗棂上,看到络腮胡殴打女人的屋前站着个淋成落汤鸡的男人,马车驶过时,他急切的想冲过来,但顾忌着什么,又退了回去。

雨水糊脸,他闭着眼,嘴唇张张合合,不停的说着什么,缩在胸前的两只手摇摆不止。

赵铁牛瞅见了,“谁啊?”

“不认识。”

“他在说什么?”

“不知道。”

“你不是懂唇语吗?”

“谁说的?”

“……”四叔病重不是她代为传话的吗?多久的事儿就忘了?

梨花后知后觉想起这茬,“到了村长家说话做事谨慎点!”

难民村的管事比她想象的要复杂,他们不仅仅监督难民们干活,还卖山货牟利,这样费尽心思赚钱的人,人前的客气和善未必不是装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