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5(1 / 2)

加入书签

炉,“三娘是族长,我能不小心点吗?”

他拉开栏杆门,进去搬箩筐。

赵炉说,“我看到四婶了,喊她来接你们...”

老吴氏嫌妯娌聒噪,宁肯天天牵着牛出谷驼柴火,刚把筐里的树根倒出来,听远处有人喊梨花回来了,让她牵着牛去驮东西,声如洪钟的回,“晓得了。”

逢凿石的村民们收工,齐刷刷的往入口跑。

富水村和树村的汉子们隔两日才回村,平日都睡在谷里的,看梨花买了这么多东西,赶紧招呼人回村拿筐拿桶,热闹劲儿堪比过年。

“十九娘,有猪油不?最近活重,咱们村的猪油都快吃完了...”

“有肉没?咱们村的鸡鸭兔要留着敷崽,再馋都不能吃...”

“有秋冬天收割的粮种没?永乐村和林山村的田地要不了多久就捯饬出来了,咱多种些青葵,秋冬就不用饿肚子了...”

“十九娘,买了布没?我媳妇怀孕了,前两天去庙里祈福,观音娘娘让她扯块红布给娃儿做衣裳呢。”

和隐山村差不多,大家把梨花围起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梨花挨个回答,“有猪油,待会儿就分给大家,肉的话遭歹人吃了,只有等下次了,粮种买了有,种的时候再拿,布的话...”

她看向面含喜色的汉子,“其他颜色的布行不?”

汉子不料梨花会回他,眼里顿时亮起了光,兴奋道,“她想给娃儿弄件红衣就想图个吉利,没有就算了。”

去年又闹饥荒又闹蝗灾,大家伙孩子都不敢有,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好多妇人都有了身孕,这是好事,家里有红布的人说,“我家有,过两天我给你裁一块来。”

汉子激动道谢,“谢啦。”

“客气啥...”

岭南人离去后,几个村的人就一起干活一起种地,彼此间已十分熟稔了,“往后还缺啥尽管说,只要咱有的,能借就借...”

“三娘累了,什么事明天再说啊,让她先回去休息。”赵大壮汗流浃背的吆喝着走来,让大家先散了,“这些东西待会清点出来后会分好的。”

梨花为人公允,每个村分多分少是根据人口的多少来的,不会故意亲近或疏远谁。

在场的人都明白,耐不住有许多话想说。

想到梨花舟车劳顿,到底还是忍住了,“十九娘,得空了跟我们说说外头的事儿呗?”

“成。”梨花高声道,“明个儿我会去看看大家凿的路,到时和你们慢慢说。”

凿石是个枯燥的活,谁老家的汉子偷腥妇人改嫁之类的事儿都快听腻了,他们就想听点新鲜的,因此迫不及待的期待明天赶紧来。

甚至离去前,一步三回头的提醒梨花,“十九娘,我们已经凿了百来米长的路出来了,你明天一定要来瞧瞧啊...”

语气很是恋恋不舍。

梨花哭笑不得的挥手,“会来的。”

天色渐渐暗下,鸡鸭成群的回笼了,赵大壮让赵铁牛牵着牛走前边,他落后几步跟梨花说村里的事儿。

围墙,开荒,酿酒,凿路,吊篮,梨花都已知晓,他说的是其他,“京都军撤走后益州节度使就封王了,王都从原来的益州城迁至东北五十几里的钦郡城,百姓们都往钦郡城方向去了...”

梨花问,“益州城还有人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