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8(1 / 2)

加入书签

,神情卑微,“这么做不好吧?荆州兵力雄厚,惹恼了他们,出兵踏平咱们这座山头怎么办?”

“这儿是益州地界,过不久可能会是岭南地界,荆州不惧岭南,但也不想与之开战,所以不会追究的。”梨花没想过收完粮接走难民会怎么样,但难民村的粮食她肯定要收入囊中的。

她对闻五说,“这事办好了,回来每人给你们两升粮,等几年地里的收成好起来,你们想把家人接来的话我不阻拦怎么样...”

“......”

她是不是忘了他们是俘虏啊?既是俘虏,家人不也是俘虏?

他们心里不愿,当然,也有脑子灵活的,当即举手欢呼,“十九娘,你答应了就不许反悔啊,这几年我们乖乖听你的话,到时让我们把家人接来。”

“我既应了就不会反悔。”

益州招安她们,不过需要人手种地,她何尝又不需要?

梨花不急着他们答复,“你们商量商量,山里慢慢好起来了,再等几年,咱们的地肯定越来越多...”

“那我老家没人了我接谁来啊?”有人大声问。

“日后你若遇到心仪的女子可以把她接来,若没遇到喜欢的,等你上了年纪,赵家给你养老。”笼络人的手段,梨花也是学了点皮毛的,“绝不让你曝尸荒野...”

几十年后的事儿谁说得准?

可梨花这样认真,他们不自觉就想相信她,“我们商量商量吧。”

老家是回不去了,跟着梨花,起码有个容身之地,若离开这儿,他们能去哪儿?

到灶房时,益州兵们几乎都想通了,纷纷跟梨花表明立场,“十九娘,我们今后就指望你了啊,你让我们往哪儿我们就往哪儿,绝不忤逆半句。”

“知道了。”梨花说,“明家和山英婆婆家没住人,晚上你们就搬进去,不住牛

棚了...”

天热了,牛棚里蚊蝇多,住着肯定不舒服。

闻五高兴,“好吶。”

李解还有话和梨花说,让闻五盯着其他人收拾,先跟梨花回去了。

李莹跟着赵娥做事,还没回来,赵铁牛估计把床搬到元氏的卧房去了,院里没有床架,地也清扫得干干净净的。

“三娘子随我来。”李解走向自己的屋。

他的屋钉了铁锁,约莫从戎州淘回来的,锁的表面生锈了,加之他许久没回来,上头还铺满了灰。

然而门一开,里头的物件差点晃瞎梨花的眼睛。

金子,宝石,玉器像破铜烂铁似的堆在角落里,即使蒙了灰也亮闪闪的,她喜出望外的跑过去抓起一把,“哪儿来的?”

“益州城刨出来的。”李解极少看她情绪这般外露,跟着弯了弯眉,“想着日后有用钱的地儿,就挑了些大的背回来。”

银子家家都有,没什么好稀罕的,所以他就没要。

梨花掂了掂金子的分量,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戎州和益州受天灾摧残,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在荆州就不同了,荆州应有尽有,只要你有钱,什么都买得到...”

她和李解说了花一百两买药材书籍的事儿,惋惜溢于言表,“在医馆那会,铁牛叔唠叨我被骗了,回来后我仔细翻了翻,虽然有些字不太认识,但照书里画的找到了药材呢...”

书被赵广安拿走了。

他外出打猎,走过的地儿多,找药材更方便。

“堂伯知道后,叫我下次买本农事类的书籍回来呢。”梨花说,“曾爷爷想要桥梁房屋类的书,四爷爷想要橓铆结构的书,他们把钱都给我了...”

李解点头,“多读书是好事。”

和她定娃娃亲的那家人不就读的书多先逃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