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9(1 / 2)

加入书签

,她接过碗,“好好休息,我看看泥鳅他们去。”

他们的情况和李解差不多,脚背淤青红肿,是水里的石子枯枝造成的,看到梨花,兴奋的给他介绍旁边鼻青脸肿的男人,“三娘,你要的铁匠我们给你抓来了。”

男子揉着颧骨,怯怯的往后躲。

泥鳅拍他脑袋,“给三娘问好。”

男子的头发贴着额头盖住了眼,挨了一记后,偷偷瞄梨花,“我...我不会打铁...”

“怎么不会?”泥鳅理直气壮的反驳,“你是家中长子,你爹肯定教你打铁了。”

“教是教了。”男子垂头,“可我没认真学。”

泥鳅又给他脑袋一巴掌,“还有脸说?你爹辛苦把你拉扯大,你怎就不学好呢...”

男子吃疼,往后缩了缩脖子。

泥鳅推开他,又把年纪稍小的少年拽过来,“你会打铁吧?”

少年的年龄和泥鳅差不多,但因脸上有伤,瞧着病怏怏的,害怕挨打,他扯足了嗓门,“会,我会。”

“你大兄都不会你会?”泥鳅抬起手又要打他,少年忙伸手挡,“我真的会,大兄天天和一帮狐朋狗友出去玩,不曾好好学,我不一样,我日日在铺子里,学得可认真了。”

男子嗤鼻,“少吹牛了,谁不知道你在外欠了钱,担心讨债的追到家里才躲到铺子的啊。”

“......”少年愤愤的瞪向五官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男子,“谁欠钱了,少冤枉我,阿耶说了,你再跟着麻子他们混,就把你撵出去。”

“我是长子,阿耶才不会撵我,阿耶说了,你再跟人斗鸡,他就把铺子给我,让你半文钱都捞不到。”

“阿耶才没那么说过。”

眼看兄弟两吵起来,梨花揉了揉眉心,“不会打铁也不要紧,进村后慢慢学。”

她们在村里搜了许多铁器,不是所有铁器都需要重新锤炼。

兄弟两相看两厌,异口同声道,“我不信你学得会!”

“.......”

秉着两人是铁匠世家出身,梨花给他们每人端了半碗药,然后找铁链把两人拴起来,“你们也别想着跑,因为一旦被抓回来,我叔伯他们就会剁了你们的脚。”

兄弟两瑟缩了下。

心想那几个难民经常声提及的不是赵三娘吗?怎么她的叔伯更凶残?

不过兄弟两没想过逃,西陵县闹水患,他们要是回去,十有八九活不了。

跟着这帮难民,不用担心讨债的,多好。

想清楚这点,少年朝梨花咧嘴笑了笑,“三娘放心,我绝对不跑。”

梨花没有再管他们,稻穗脱粒的稻草能编成蓑衣,村民们分成了两拨,一拨烤黍米,一拨编蓑衣,事情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接下来几天,雨偶尔会变小,但时间很短,更多时候仍是瓢泼大雨。

当每辆推车都搭起遮雨棚,每个村民都有蓑衣穿时,梨花她们准备启程回去了。

昨天,赵铁牛爬到对面山头看了看,牛家村已是汪洋大海,再不走,雨水漫过山,他们想走也走不了。

于是,天蒙蒙亮,赵铁牛就吆喝着大家赶紧走。

进山那天,面对熟人的离世,村民们心下难过,求梨花安葬他们,梨花也答应了。

可柴火不足,加上尸体泡水后腐烂得快,梨花想带着他们的骨灰回去就不能。

村民们不曾责怪,只在走出草篷的刹那,忍不住往回看。

嘴里溢出几句哽咽,“李四郎,李五郎,走了。”

“阿耶,阿娘,二娘,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