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5(1 / 2)

加入书签

轮驶过的痕迹,约莫经常有人上山。

镇上住的多是妇孺,闻五边走边吆喝,“山上冷,兔子都被冻僵了,谁想吃肉就去山里碰碰运气啊。”

被狗叫引来的村民们看他们男子占多数,果真没有起疑,还问闻五,“你们收获咋样?”

“还不错,就是太冷了,我们快被冻僵了。”

不远处的连排茅屋,有汉子扛着锄头出来,在他们嚷嚷前,闻五抢先道,“铁牛兄,赶紧来帮忙啊。”

汉子们怔了怔,一人急忙回屋,很快,走出个穿灰色袍子的男人,“来了来了。”

确认他们是赵铁牛的人,村民们艳羡的顺着羊肠小道围了过来。

嘴里不忘数落赵铁牛,“赵兄弟,你们进山怎么不说一声啊,我们跟着挖点野菜回来也好啊。”

赵铁牛刚刚在茅坑,听人叫他说外面来了人,笃定是梨花她们,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去了,“下次啊,这几日下雪,我让他们进山瞧瞧而已,没想打猎。”

若只是瞧瞧,怎么会半夜进山?

妇人道,“赵兄弟,你越来越狡猾了啊。”

“哪能啊。”赵铁牛摸摸头,赶紧让人去山路上接人,打发凑热闹的邻里道,“嫂子,你家大郎是不是在哭,我好像听到他的哭声了。”

冷风灌进耳朵里,妇人听不真切,她顿了顿,赶紧跑了。

小道上的人后知后觉想起家里门没关,霜雪弥漫,要是遭小偷闯进去,地窖的菘菜就完了。

当即顾不得看稀奇了,转身就往回走。

赵铁牛兴高采烈的跑向山路,替梨花牵马,“幸好起了雾,若是平日,村民们看到马肯定会议论纷纷。”

梨花纠结过要不要把马留在山上,但她没养过马,怕马挨不了严寒,这才冒险落在最后面的。

梨花坐去外面,“铁牛叔,你们在这儿可好?”

“吴七没和你说吗?咱在这儿可好了,起先时不时有官兵来村里巡视,检查大家有没有认真种地,等菘菜长出来官兵就没来过了,咱们人多,村长也不敢招惹咱,咱在这儿自由自在呢。”

来之前,担心暴露身份遭驱逐。

后来发现完全是想多了,安福镇目前也就十几户人家,看他们人多,都想仰仗他们庇佑呢。

赵铁牛说,“比在山里还舒坦。”

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天晴就外出干活,下雨就进山砍柴。

别人晴天砍柴,他们不同,他们砍湿柴回来晒干烧炭。

日子充实得很。

梨花问,“大家身体怎么样?”

“前阵子有几个人生病去了,其他都还好。”赵铁牛也让人挖草药,每逢有人咳嗽流鼻涕就熬一回药所有人都吃,所以哪怕降温也没多少人着凉。

梨花又问,“知道生的什么病吗?”

“不知道,人是半夜没了的,那会儿大家睡得熟,外面守夜的也没听到动静。”说到动静,赵铁牛问梨花,“你们是不是昨晚就到了?李九跟我说狗叫得凶,怀疑来了贼,守夜的人在地里转了好几圈呢。”

想到梨花还不知道他养狗,急忙叫人把狗牵过来,“那狗是我在路上遇到的,我们正商量怎么吃时,那狗突然给我们生跪了下去。”

“活到这个岁数,从来没见过这种事,情不自禁的,就想到了咱们逃荒那会遇到官兵射杀难民的时候...”赵铁牛感慨,“难民也跪地求饶了,可惜官

兵没有理会。”

深有同感,他就做主把狗留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